郭晓斌
(山西省屯留区农业农村局 山西长治 046100)
近年,农户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加强了对辣椒种植技术的学习。目前屯留区辣椒种植技术已经成熟,可全面提高地方辣椒产量与质量。
选择商品性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市场销路广的品种。如:‘尖椒致富904’‘1010’‘宝岛一号’‘宝岛二号’等。
育苗方式主要采用小拱棚进行育苗,方便调控棚内温度,促进发芽生长。配制营养土时,将经过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与选定的田园土按1∶3的比例充分混匀并过筛。准备播床时选择朝阳光照充分,没有种过茄科作物或没有打过除草药剂的育苗场地,深翻整平。另外,还要为种子消毒,用55 ℃温水进行浸种20~30 min。播种时先一次性浇足底墒水,待水渗完后,把种子均匀地撒在畦上,用细药土覆盖0.8~1.0 cm。种子播种的深度要适宜,太深影响正常出苗,而太浅则容易发生带帽出土。还要进行药剂处理,播种盖土后,喷打恶霉灵预防猝倒病的发生,15 mL兑水15 kg即可,用报纸或地膜(注意烤苗)覆盖。最后进行拱棚覆盖,通常在搭建小拱棚时,要加盖毡布,保持棚内温度适宜。后期当种子出芽,露土达到70%~80%时,要适当揭开覆盖物,对棚内温度进行合理调控[1]。
要合理调控小拱棚温度,通常白天20~28 ℃,夜间13~15 ℃。内部温度太高,会导致秧苗徒长,影响后期植株发育;温度偏低,则会使花芽无法正常分化。定植前的炼苗阶段,要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并减少灌水。出苗后,温度太高会导致秧苗徒长,影响后期正常发育,因此要在拱棚的两端进行放风,调节内部温度达到最适。水分管理原则是控温不控水,营养土见湿即可。出苗后,要适当掀掉小拱棚上的覆盖物,为秧苗提供充足的光照,促进其光合作用下产物的生成。在生长后期,如果出现缺肥现象,要及时补充相应肥料。但通常在采用营养土育苗中缺肥现象发生的几率非常小。还要加强对辣椒常见猝倒病的防治。揭膜后,用1 000倍液的恶霉灵对地表进行喷施,可有效预防猝倒病的发生。另外,也可以在定植前对秧苗采取蘸根处理,对预防猝倒病发生比较有效。选地时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灌排方便、远离水气污染源、一年内无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2]。整地时采取秋耕壮垡,犁耙整平。
辣椒生长期长,边现蕾、边开花、边结果,分次收获上市,需肥量较多,每生产2 000 kg辣椒约需纯氮11 kg,五氧化二磷4 kg,氧化钾13 kg,氧化钙7.2 kg,氧化镁3 kg。根据土壤肥力与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选用肥料应符合DB52/471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满足辣椒对肥料的要求。辣椒种植底肥推荐配方:①底肥:45%嘉施利复合肥,14-16-15(50 kg)整地时施入,建议条施或穴施。海藻萃取素50 g*4,底肥时施用2袋,随底肥施入。减少上年由于除草剂等农药的危害,抗重茬,加强辣椒抗性[3]。② 西洋复合肥高钾庄稼1代50 kg+10 kg尿素+2代有机肥。③亩施猪牛栏粪2 000 kg,三元复合肥30 kg,钙镁磷肥50~60 kg,饼肥30 kg。耙平耙匀后做畦。④亩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5 000~7500 kg,过磷酸钙50 kg,尿素30 kg,硫酸钾30 kg做底肥,有条件的还可以施用100 kg饼肥。结合辣椒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肥特性,化肥基肥最好开沟深施,农家肥撒施地面。随即深耕20 cm,耕后随耙,平整地面。氮肥施用量多会降低辣椒辛辣味;果柄长,叶片狭长。磷是花芽发育良好与否的重要因素,磷不足会引起落蕾、落花;结果期钾不足会发生落叶,坐果率低,钾肥过量叶片呈椭圆;缺钙时辣椒植株生长迟缓,果实易得脐腐病;进入果实采收盛期,镁吸收量增加,如果镁不足会导致叶片灰绿,脱落严重,坐果率低;缺硼时花药细胞分裂不正常,花粉发育不良,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根尖或茎端分生组织易受害或死亡。
通常在定植前3~8 d起垅覆膜。白色地膜增温快,黑色地膜除草好,银色地膜驱虫,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地膜类型。建议大小行种植,膜侧两行小行距40~50 cm,膜间两行大行距70~80 cm。起垅时要求垅高15~25 cm,垅面中至中距120 cm,用70 cm宽的白色地膜覆盖,覆膜要求紧贴土壤表面,两边用土压实。5月5日开始定植,5月30日前定植完毕。株距26~33 cm,平均行距60 cm,亩株数3 200~4 000株,根据地力进行密度增减。通常要在下午5点以后或阴天进行。根部尽量多带土。定植深度3.0~3.5 cm,定植后5 d内浇1次缓苗水,浇水前,每亩顺垅撒施3 kg硫酸铜,防治根腐病[4]。定值后开花结果前,以蹲苗为主,促下控上,防止徒长。如不太旱,通常不浇水;如旱情重,可浇小水。同样,苗势不太弱,不追肥,如苗弱苗黄,可叶面追施尿素。植株第一枝杈以下的侧枝要及时打掉。为防止伤口感染,打叉后及时喷施“可杀得”。要及时摘除门椒花蕾,若植株长势旺,门椒也可留下。初花座果后配合灌水重施1次挂果肥,建议46%嘉施利复合肥,随水充施,用量15~20 kg。海藻萃取素50 g*4,追肥时2袋随水充施。盛果期还应配合沟灌巧追3~4次壮果肥,宜选择含钾量较高的三元复合肥为主,加施饼肥,通常采收1~2次就追施1次,每次亩施复合肥15 kg,可结合灌水施入。在生育后期,根外追肥3~4次,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与硼砂,或喷喷施宝、广增素、高产宝,促进果实发育,防止植株早衰。收获采摘时,要及时清洁田园,及时分批采收以及摘除病果与畸形果。收获后还要及时清理种植区域内的残枝败叶、杂草,回收地膜,然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首先要除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向作物转移为害的桥梁。因此,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龄幼虫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或者每公顷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750 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300~450 mL、90%晶体敌百虫750 g,兑水750 L喷雾。喷药适期应在幼虫3龄盛发前。根据地老虎昼伏夜出的特性,喷药应在下午5点以后进行。
在蚜虫与螨类迁入辣椒地期间,及时喷洒21%灭杀毙乳油6 000倍稀释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稀释液等,杀死媒介昆虫,减少蚜虫、螨类对病毒病传播。
首先要农业防治,种子消毒。在设施辣椒种植中,病毒病最主要的病源就是种子携带病菌。因此播种前可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3~4 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3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5];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前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与前茬作物秸秆,尤其是带病植株及棚室周围的杂草,以减少病源。其次,药剂防治。春季露地辣椒定植晚,与茄科作物连作,地势低洼及辣椒缺水、缺肥,植株生长不良时,病害容易流行。缓苗后及时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稀释液;或 NS-83增抗剂100倍稀释液。
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积年病害。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发病较重;地势低、排水不良、土质粘重、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菜地发病较重。不同的品种抗性也有差异,通常甜椒类抗性较差,辣椒类较抗病。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需抓准时机,喷洒与浇灌并举。及时喷洒与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等。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粉剂100倍液。
辣椒种植时,注意不使用氯基复合肥,以免影响产量与品质;养鸡场的鸡粪可能有抗生素残留,要慎重使用;喷施农药的器械要确保无除草剂农药残留;距离辣椒种植区2 000 m不得使用2,4-D丁酯,防止药液飘移产生药害;上年使用过莠去津(也叫阿特拉津)的地块,一定要深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