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辉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随着两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助产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助产专业高等教育,培养高级助产专业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翻转课堂是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尊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为原则,最显著的特点是重构教学结构,将传统课堂翻转为课前学习+课堂研究,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1],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认识,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相应知识点和概念,课堂上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师生交流互动,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助产学是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助产专业技能,培养助产思维,为今后从事助产工作奠定基础。
慕课(MOOC)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其优势是个性化、普及范围广,并且向社会免费开放,可以同步全国各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使高端精品课程得以共享;学习者能够自己主导学习,突破地域及时间限制,对传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提出挑战。在MOOC平台上,名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进度、师生互动过程等都能系统、完整地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相似。尽管MOOC在线学习人数众多,但很多人易中断学习,因此考试通过率较低。另外,MOOC学习者难以产生传统大学学习的认同感[2]。翻转课堂是在MOOC优质且丰富教学资源的支撑下,让学生先在网络平台上预习,然后在课上进行探究讨论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的融合,也是发挥MOOC资源效力的重要途径。
翻转课堂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师生交流明显增强,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转为辅助者,学生走上讲台阐述、分享观点,教学参与度较高,教师负责引导。
慕课背景下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视频及网络平台自学,设定学习目标,并按照要求自觉完成课前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与其他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过多干预,侧重引导,学生可将学习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坚持不懈地学习,提高独立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有多种教学形式,包括分组合作讨论、相互点评、角色扮演、独立思考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和时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学习。翻转课堂灵活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助产专业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孕产妇,对孕产妇进行人文关怀是其工作职责,也是基本职业品德。助产人文关怀是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为孕产妇提供心理、生理、社会等整体的、连续的、个性化服务[3]。所以,人文关怀知识和关怀能力是助产士职业道德品质的基本构成要素。临床研究表明,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分娩体验,减少医疗干预,降低手术产损伤风险[4]。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微课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微课之所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助产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有较高微课制作水平,确保微课能够生动阐述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这也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助产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交流,并为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提供支撑。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其在助产学教学中的作用。
课程组根据教学目标集体备课。将教学内容归纳成短小而完整的知识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微视频、微练习及其他拓展性资源。教学视频分为自制视频和网络视频两种。自制视频由课程组教师制作,时长5~15分钟,主要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网络视频可以是知识点的形象表述,也可以是规范的临床操作技术展示。以班级QQ群作为网络教学平台交流工具,教师将课前预习任务包上传至QQ群,公布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学生下载课前预习任务包,预习教学内容、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预习任务,并上交预习报告。小组长把本组在课前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对问题分析归类,重点标记。课前利用视频资料及网络平台学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简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4.2.1 教学互动 课堂教学精讲原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章节重点。对于学习中的难点,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演示等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教学,学生针对问题自主思考,如:生命如何诞生?如何分娩?“坐月子”期间能否洗头?生孩子时没力气怎么办?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逐步过渡到全新的领域。课后利用网络优势,以QQ群、电子邮件、微信群等方式分享课程教学资源,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2.2 临床情景模拟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借助高级模拟人,营造一个接近临床的工作情景,小组成员结合预习任务中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根据模拟人表现出的症状进行护理评估。其他学生对其处理过程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该教学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将已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更为重要的是,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行为导向和职业性原则,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
4.2.3 连续性产科案例教学 实训教学过程中开展单项操作培训,通过连续性产科案例将这些模块的技能操作和不同模块间的技能操作进行串联,并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使其了解临床工作的复杂性、整体性、连续性,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初步具备助产士核心能力。
4.2.4 分段式见习教学 助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采用分段式见习的教学方式。将理论学习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结束后,由课程组教师及附属医院教师共同带教进行临床见习。教师根据见习要求选择有针对性的临床案例,并提前与孕产妇及其家属沟通。见习时按照临床工作流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增强学生临床适应能力。之后,组织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孕产妇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见习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组学生点评,教师最后结合孕产妇及其家属的评价进行综合点评,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4.2.5 兴趣教学 医学知识相对枯燥,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预习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一些闯关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3.1 形成性评价 将课堂提问情况、情景模拟教学表现以及实验报告成绩按比例计入学生总成绩。相对于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主要由专家、教师、学者、学生及同伴共同完成,评价结果更公平、公正[5]。
4.3.2 阶段性评价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选取产科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真实案例进行阶段性考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案例模拟临床工作,重点考核学生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情况,其他考核可以口头回答形式完成。考核结束后,将教师评分及小组评分按比例计入学生总成绩。
助产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不少高校陆续开设本科助产专业,这就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慕课背景下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助产学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与临床接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助产事业培养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