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晖,王 欣,于 畅,曹德康,王海霞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持续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蔓延,特别是进入夏季后,呈聚集多发态势。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部队的危害,我们总结历年防控疫情的经验,根据传染病防控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结合疫情的特点规律,查找疫情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流行多发原因,对完善预防处置措施及控制疫情流行蔓延提出建议,旨在为各级疫情防控组织、卫勤人员和防疫军医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1.1 地域气候因素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区域分布广泛,尤其是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等地区。我国登革热病例主要集中于广东、云南、广西、福建、浙江、海南等地[1],通常登革热每年流行时间为5~12月,高峰期为7~9月。此时正是南方多雨季节,也是蚊子滋生旺盛时期,使部队执勤和野外训练官兵受蚊虫袭扰的机会增多,感染登革热机率明显增加。
1.2 免疫力存在差异 由于武警官兵大多来自登革热非疫区,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部分感染者出现显性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症状,部分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而自愈,这部分隐性感染者虽然自身没有明显症状,但他们是潜在的传染源,会使免疫力较差的官兵发病。登革热病毒共有4种血清型,官兵感染其中1种血清型后,通常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力而不易感染;感染某一种血清型病毒产生的抗体,不仅对其他血清型登革病毒的交叉保护力降低,而且会使其他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制能力增强并加重感染的症状。官兵在疫区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其发生重症的几率会显著升高。目前,预防登革热的疫苗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这些差异都为登革热防控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1.3 综合防治措施不够得力 登革热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天气高温、高湿,蚊子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蚊子传播受空间的影响大,范围不易控制,尤其是部队执勤哨位及任务作业场所大多部署在营区外,而营区周围环境又不受部队管控,外环境清整不及时、清除蚊虫滋生地不彻底,加之官兵在外执勤或驻训防护意识不强,对疫情敏感性不高,任务中容易忽视衣裤的严密性;在休息时容易忽视蚊帐等防蚊装置的密闭性,这些都会增加被蚊叮咬的机会。另外驻地居民登革病毒的感染率高,对登革热发病多习以为常,部分地方部门易忽视登革热疫情的防控,给综合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
2.1 加强疫情监测 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密切关注驻地登革热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疫情流行强度与伊蚊的密度密切相关,及时了解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和密度变化,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通常由卫生防疫人员用布雷图指数来判定当地疫情的威胁程度,指数大于5时,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2]。当疫区部队官兵出现突发高热伴“三痛”时,应立即报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2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消除蚊虫孳生地 、防蚊灭蚊为重点的营区环境卫生专项整顿 ,对营区内外环境彻底清整,特别是对蚊子的孳生栖息地进行消杀和灭蚊处理。蚊子从虫卵发育到成虫的3个阶段都是在水中生活。所以,针对蚊子的主要孳生地如营院内外的明暗水渠、各类排水沟、容易积水的低洼处;对废弃轮胎、水盆、瓦罐、空瓶等积水点、饮水机托盘、水养植物的花瓶、洗漱间及卫生间应及时采取排空、填埋、加盖等措施。针对蚊子的主要栖息地及时清扫、清理,垃圾应加盖存放,早晚各进行一次灭蚊消毒。室内灭蚊驱蚊一般应采取持续有效的灭蚊驱蚊措施,如使用电热蚊香、烟雾蚊香、气雾杀虫剂等。灭蚊工作应有专人监管,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漏电、火灾和人员伤害。室外灭蚊驱蚊一般选用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等菊酯类药物,采用喷雾器、烟雾机等机械设备灭蚊。针对蚊子在清晨和黄昏最为活跃的生态习性,应把握灭蚊时机,每天早晚两次进行灭蚊。灭蚊时,应该把执勤哨位、训练场、会议室、俱乐部、宿舍、洗漱间等人员活动的场所作为重要部位;把下水道、排水沟、窨井、水渠、垃圾场、厕所等蚊子孳生地作为关键部位。
2.3 加强宣传教育 把普及防控知识作为做好防控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官兵对该病的危害认识不够、防护知识欠缺,存在恐慌心理等实际,编发通俗易懂的防治宣传折页,运用板报橱窗、局域网等有效载体,普及登革热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官兵充分认识登革热的危害程度,掌握和识别临床症状、传播途径等常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野外作业时,有条件的应先进行灭蚊驱蚊,穿长袖衣裤,扎紧袖口裤腿,可戴防蚊罩、手套,暴露部位涂抹驱蚊液,视情增加涂抹次数,避免在树林、草丛等蚊子栖息地休息,自身防护技能做到人人皆知,增强官兵积极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帮助官兵认清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消除恐慌心理和麻痹思想。
2.4 加强部队管控 部队驻地或部队内部出现疫情时,应加强部队管控,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减少压缩户外训练和会议集训。人员在室内活动时,应关纱窗、挂蚊帐、点蚊香、涂蚊药。纱窗应24 h保持关闭,破损纱窗应及时缝补,门窗缝隙应密闭填塞。加强车辆管控,驾驶员在车辆回场后,检查并喷洒灭蚊药,严密组织消杀,关闭车窗后入库;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营区,在指定地域消杀后停放,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和条件,防止因车辆进入传入疫情[3]。
2.5 科学处置疫情 当疫区部队官兵出现突发高热伴“三痛”表现,要立即报告,各级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组立即深入一线,研判疫情态势,部署防控工作。防疫组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疫情监测报告,划定防治区域,指导落实环境整治、防蚊灭蚊、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医疗组就地展开病员救治,及时后送危重病员;保障组迅速提供各类应急物资,加强部队行政管理,调整本单位工作、学习、训练任务。营区出现登革热确诊病例后,应当对患者开展病史、接触史、临床表现等个案调查,采集血样进行检测,并进行防蚊隔离治疗7 d。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实施日报告零报告,对近日有蚊子叮咬史的人员进行为期15 d的防蚊医学观察。疫区一般以建制营区来划分,疫区划定后应进行室内外突击灭蚊,限期将疫区范围内蚊子的密度降至最低水平,由防疫人员在疫区内持续开展蚊子密度监测,布雷图指数应控制在5以下。一般情况下,15 d以内不再出现新发病例,蚊子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解除疫情[4]。
3.1 把“早发现、早报告”作为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抓手 一线医务人员的鉴别诊断能力是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关键,承担着落实早发现的主要职责。举办以防治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为重点的专项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早发现 、早诊断技术水平,强化基层防疫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是早发现的重中之重。一线医务人员应有高度的敏感性,对可疑的登革热病例,要有立即进行病原学诊断,可依靠登革病毒基因检测、病毒颗粒检测、抗原检测或抗体血清学检测,其中可快速并灵活使用的是胶体金法NS1抗 原 检 测 和IgM抗 体 检 测 。如果没有快速检测条件,可将疑似患者发病早期的血清保留、送检[5]。提高官兵自我判别能力,普及登革热一般常识 ,使官兵和带兵骨干在个人或周围官兵出现突发高热39度以上,并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的“三痛”等症状时,能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第一时间报告,掌握疫情控制的主动权。
3.2 建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作为切断传播的有效途径 疫情发生后,立即启动与地方卫生部门的应急协作机制,与驻地卫生及疾控机构建立疫情定期通报会商机制,每日参加卫生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例会和疫情防控联席会议,及时掌握疫情发展态势,交流部队防控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协作,把防控任务作为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主动协调驻地疾控部门和社区街道加强营区外环境消杀工作,做到营区外消杀与营区内消杀协调衔接、同步展开,做到不留死角,全时空覆盖,并积极协助承担驻地联合消杀任务,争取驻地卫生部门和群众的帮助支持,营造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
3.3 紧盯高危人群作为控制疫情传播扩散的关键环节 登革热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防护是防护的重点人群。针对登革热疫区多处于旅游热区、人员流动量大,官兵与外界接触频繁的特点,应突出对登革热疫情发病率较高的高危人群的防护,提前关注有重症化危险的高危人群。感染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和可能发生重症化的人群主要有3类:一是来自非疫区的官兵;二是曾经发生过一次感染的官兵;三是官兵家属中的老、幼、孕人员。对来自非疫区的官兵,入伍后及时进行登革热防护教育培训,使其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对部队发热、感冒等免疫力降低人员,坚持每日巡诊一次,采取服用药物等方式进行预防,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患病几率;官兵与家属、老人、小孩朝夕相处,一旦感染,极易通过蚊虫引起传播,应定期派出疾控人员深入家庭搞好防控知识宣讲,并指导开展灭蚊工作。
登革热疫情虽然可防、可控、可治,但其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6]。所以,在疫情流行季节,应高度重视,完善防控预案和技术方案,提高基层卫生人员防控意识和鉴别能力,培训官兵掌握科学实用的防护技能,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依法科学防控,努力减少疫情对正常训练和日常工作的影响,确保官兵身心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