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霞
(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贵州 六盘水 55300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建立和发展,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此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指的是企业在投资、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财务活动。其中,营运资金管理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范畴,也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
流动资金短缺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挑战,虽然流动资金临时性短缺几乎无法避免,但若企业长期面临流动资金短缺或是短缺数量超过科学预算,就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正常运转下的企业需要流动的现金循环以维持生产经营的开销,流动资金短缺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妨碍正常的交易活动,使效益大大降低,这也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资金的低效运营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是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低下和应付账款使用率差距大。流动资金周转缓慢会使合作企业间相互拖欠债务情况严重,在应收账目中出现坏账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若企业对市场动态把握不足,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就会使原材料和成品不断积压,囤货的增加会拖垮企业运营,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在囤货价值大于市场价的情况下,其资金无法及时并入成本费用中,从而使存货中含有大量“水分”。应付账款使用率差距大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降低信用等级。众所周知,要想使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就必须缩短资金运转周期,因为应付账款的延长会增加企业的有息借款,使企业信用等无形资产受到影响。对于大企业来说,尚可利用自己的信用优势依赖应付账款融资,但中小企业商业信誉较低,即使具备了一定的商业信用条件,也本着“不欠债”的保守观念,使应付账款融资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应采取积极行动解决营运资金问题,这既需要企业自身提高市场竞争力,也需要良性运作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政府对市场的指导已由过去的直接参与过渡到间接调控,在规划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对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同时,政府要为企业创新和改革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责任制,使其实现独立理财。其次,政府要用“无形的手”规范市场的利润分配,特别是对承包经营企业,要杜绝其任何名义的红包奖励和福利建设,从而挤占生产资金,企业利润分配应以积累优先为原则,在满足了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再考虑税后利润分配。此外,政府还有注意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不断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使资本市场实现良性运转,为企业资金的流动注入活力,缩短其运转周期。
“零营运资金管理”是20世纪末开始在海尔集团流行起来的财务管理办法,在这里,营运资金不再是流动资产与负债数量之间的总和,而是彼此之间内在关系的体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从各个营运资金项目出发,在使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使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额尽可能地降低,同时也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达到优化资金结构的目的。作为一种极限式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方案并不是真的使营运资金化为乌有,而是尽可能使其接近最小。这种资金管理方案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风险,因此企业要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使之在提高利润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要想彻底实现营运资金的良性循环,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改变经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使外部运转和内部监督同时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提高企业财务预算水平势在必行,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利于对风险的预测和规避风险,使营运资金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此外,调整企业产品结构,降低库存积压量也十分重要,企业生产的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加速资金流转,从而减少库存,清理拖欠,盘活资金。
综上所述,新时期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构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商业机遇与风险并存,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海尔集团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保障资金链的高效运行,这对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应该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理念,用创新型思维进行管理经营,引进高端专业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内外结合,优化资产结构,对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以防不良资产的流动。同时要加强对库存积压的管理,合理采用商业信用机制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