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控视角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19-12-21 05:51:20朱芳莉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信用

文/朱芳莉,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

1 什么是应收账款管理

1.1 应收账款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客户开立的承兑汇票、支票期票等也应归为应收账款范畴。

1.2 应收账款管理目的

应收账款管理目的是保证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和避免信用风险。应收账款管理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企业后期信用管理范畴。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赊销活动在企业销售中被广泛使用,由此产生了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其金额的大小将会影响到企业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以及利润和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该如何规避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应收账款风险成因

目前,许多企业出现应收账款管理风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在赊销货物前未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或调查不充分。

一些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争夺销售客户和推销更多的产品,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作调查,未充分评估风险的情况下,盲目赊销,加大了账款回收的风险。

2.2 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未设置或未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管理规定。

在一些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淀,给企业经营背上沉重的包袱。

2.3 缺少对应收账款的专门管理,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主管部门设置不当。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包括了客户分析、信用信息管理、账款控制、收账等工作。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业务部门主管赊销和收账,另一种是由财务部门主管赊销和收账。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很多弊端。业务部门是以销售业绩为导向,主要任务是争取订单,卖出产品,不能很好地承担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职责。财务部门往往由于不了解客户背景和交易状况,无法对信用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

2.4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落后,法律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全民信用意识缺乏,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

3 基于内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必要性

3.1 内部控制及控制要素

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一般指公司企业内部的控制运作。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内部控制要素是构成内部控制模式的各个方面。在会计学特别是审计学中,一般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项结构要素,或者将会计制度并入控制程序中,分为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基本相当于所谓"公司治理结构" 的主要内容,控制程序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内部控制的作用都是通过各项控制程序来实现的。

3.2 基于内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1)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应收账款占用流动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回款,久而久之,势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造成表面上盈利能力很好却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因此,通过内控建设推动应收账款及时回款,将极大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

(2)保障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或应收应付制),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到位将保障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减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一定程度控制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如企业流转税、所得税的支出。因此,如果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得当,将使企业产生正的经营净现流。

(4)缩短企业的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即从购买原材料到生产、出货、回款全过程,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合理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缩短,减少了资金占用,有助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5)减少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避免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通过内控建设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可大大减少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避免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3.3 基于内控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建立应收账款内控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

企业应明确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与授权规定、关键风控环节控制、客户管理、账款催收、坏账管理等内容。

(2)做好客户资信调查

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资料,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该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该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它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在实际中,通常借助第三方信用调查机构出具该客户资信调查报告,企业据此进行对该客户风险评估。

(3)建立适合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结算条件、品保规定及违约处罚等条款,同时企业内部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审批制度与企业的销售政策、财务控制是互相连接的,也与企业的组织架构相配合。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

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同时对大客户与小客户区别进行管理,对重点大客户的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例如深入的信用调查、客户的股本投资结构、主要经营管理人、财务状况等等。

(5)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冒着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企业对坏账的处理有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两种,而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不以方法的采用而区分,它主要包括准确判断是否为坏账、对已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及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等三个方面。

(6)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行销售,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回款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自觉加强货款的回收。

4 应收账款管理案例探讨

4.1 选择的标的简介

惠州市德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动化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属德赛集团控股企业,主营光学、新能源等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18年产值超3 亿元,是一家中等规模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商。

4.2 面临的问题

自动化公司成立初期,由于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经营与管理不协同等问题,导致产品出货验收周期长,回款滞后,期末应收账款过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达到2 次以上,坏账率高达10%,而同时又需要资金备料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4.3 解决方案

企业管理层通过深入剖析,认识到面临问题症结在于内部应收账款管理缺失,缺乏相应内控制度制约机制,决定推行以下管理措施:

(1)拟定《销售与收款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①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设立专门的岗位或部门负责制定本公司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信用管理岗位与销售业务岗位应当分设。

②销售部门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客户名称、营业场所、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的主要产品、经营规模、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等)、提货次数、提货数量、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回款准时程度、服务水平、满意程度、客户意见或建议等项目进行登记,并随时备查。

③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经营特点,制定本公司详细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退货控制制度》、《索赔控制制度》、《质量检验控制制度》、《出仓控制制度》等,并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严格执行。

④公司财务部负责对销售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审批手续或价格、收款期限等不合理现象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鼓励采取现款、预收货款销售方式,公司依据实际业务特点制订《现款、预收货款销售奖励办法》,以激励加快资金回笼。

(2)加强合同条款审核,将风险控制在源头

①公司在进行交易之前应当先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对于信用交易的客户必须先严格按信用评估方法和流程确定新增客户的临时信用,否则,不得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②销售合同签订前必须按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合同评审,合同评审资料包括不限于客户导入可行性评估分析、审核批准客户信用额度等。

③明确销售合同审批权限:300 万元以下的销售额由销售部经理、财务部经理、总经理签批;300 万元以上销售额由公司总经理签批后提交董事会批准。

(3)新客户导入前要求先做资信调查,确定好授信额度

①要求对所有新增客户由第三方信用机构(如中信保、人保等)出具资信调查报告,存在风险客户要谨慎评估导入。

②对于新增客户,应严格根据评估结果和审批程序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否则,不得与该客户签订合同,不得向该客户发货。新增客户的临时信用三个月后可视与其合作交易情况进行调整。

③规定授信额度超过500 万元以上(含),需要提交董事会审批通过。

(4)建立应收账款催收机制,业务人员考核制度与回款挂钩

①业务人员作为应收账款的第一责任人,应知悉所负责客户的动向,对快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跟客户取得联系,确认回款时间,及时跟踪。

②对超期15 天未回款的应收账款,出具书面的“催款通知”;对超期30 天未回款的应收账款,除出具书面的“催款通知”,还应通知公司生产物料部门,控制生产及物料采购;对超期60 天未回款的应收账款,除出具书面的“催款通知”外,还应启用呆账、问题账款处理程序。

③超过结算期限的逾期账款客户,报公司财务经理、公司总经理同意后,停止对该客户供货,销售部应制定货款催收方案,在限定期限内收回货款。

④制定业务人员销售激励考核管理办法,明确激励金额与实际回款金额、呆坏账金额挂钩。

(5)建立坏账损失问责机制,对给公司带来损失业务人员进行追责

①对于超信用额度部分而形成的坏账,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持否定意见的可以免责。

②办理了正常的授信范围内出现坏账损失,考虑损失大小、责任主次与相关人员实际承受能力,分别对业务经办人员、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公司负责人等启动问责程序。

4.4 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实施,不仅使销售人员风险意识大大提高,在公司内部强化了内控制度播种、开花,同时目前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提高到3.5 次以上,坏账率控制在1%以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明显,实现了资金良性周转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7:02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2
信用消费有多爽?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投资与理财(2016年2期)2016-02-04 19:41:32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财会学习(2016年16期)2016-01-01 1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