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刘恩樵老师的全语文教育理念及实践

2019-12-20 06:33汲安庆
中国教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刘老师理念文本

汲安庆

刘恩樵老师选定的概念是“教育”而非“教学”,所践行的也确非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习得、能力的训练—这是“教学”一词的习惯性所指,而是涉及了学生知、情、意的培养,这是很有教育眼光和人文情怀的。

全语文教育秉承人本主义的全人教育理念,治疗语文教育中的四大通病—只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只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只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只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单一追求,力图使全人教育一以贯之,全域语文遍地开花,全体学生全程皆有发展,让每一位师生过上幸福而完整的语文学习生活,用语文为生命与精神的成长打底与奠基,这种境界高迥的教育追求,不由得让人肃然

起敬。

一、重构了“致用”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语文教育不管是为事功(立言)、为功名、为生活,基本上是在致用的范畴中打转。到了当下,更是剥离得似乎只剩下了应试,将夏丏尊先生厌恶的“学店式”教育演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国先秦时代教化、修己的传统消失了,西方突出灵魂质量培养的教育传统(如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说、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应该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说及杜威强调的“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也远遁了。有教无育,语文知识成了外在于主体生命的冷漠存在。

刘老师的致用是超越这种偏狭、异化的应试观的。他将语文学习与能力的训练、学养的积淀、环境的建设、生活的丰富、精神生命的生长悉数统一起来,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实用与虚用的相生、大用与小用的共长。试想,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在校园语文节的举行、尔雅书院的创建、《第一语文》杂志的创办、“第一语文广播”的开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延展,并注意“应性”的教育维度,还用得着担心他们的“语用”或“应世”吗?

二、彰现了可贵的“致美”思想

刘老师的全语文教育理念及实践中出现了可贵的“致美”思想—让语文学习美起来,让生活美起来,让人生美起来。他的全语文教育理念及实践至少触及了以下“三美”。

一是哲思之美。所提出的语文学习“一课堂”策略—让课堂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举一反三,以语文学习之“道”,生课堂能力之“一”,从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诸能,课堂成了能力、智慧的蕴育地,精神生命生长的摇篮,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思想不谋而合,又带有老子哲学的智慧。“沐浴”这样的哲思,师生教学相长的胜景何愁不能出现?

二是朗读之美。篇幅短小的《与朱元思书》,他竟然能让学生十遍变读,尽显口诵心惟。其中的“古版诵读”“书法诵读”“骈偶诵读”“结构诵读”“对对诵读”,灵动多姿,将文本的音韵之美、结构之美、情思之美、文化之美淋漓地释放出来,令人不禁惊叹:他的审美触角何以如此细腻、纤敏和多元!尽管从“篇性”开掘的角度审视,也能发现刘老师的一些不够到位之处,如吴均的婴儿眼光、沉迷山水心态的独特形式表现—为什么写完“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的审美自失”后,还要违反理性逻辑,来上两句景色描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但是他引领学生对艺术境界全方位的沉浸,还有俯就学生能力的多维启悟,谁说不会给学生带来更为簇新、深邃的审美发现?

三是会通之美。不同领域的会通—书法、文学、绘画(用20幅富春江的图片,配合让学生“亲临”富春江边,“亲睹”富春江的奇山与异水,在“亲睹”中,真切地领略吴均笔下富春江的美)有机相融,无声地润泽学生的灵魂。不同文本的会通—学习《与朱元思书》,刘老师巧妙地将之与《滕王阁序》《小石潭记》《三峡》《沁园春·长沙》《世说新语》《登大雷岸与妹书》等文本在意境、写法、气势、风格上会通,视野之开阔,审美之深切、灵动,令人叫绝。这是就文本教文本、不知审美熏陶的教学所永远无法创造的教育神奇。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这本是语文教育的常识,可惜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从而使本该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令人生厌,这真的是值得吸取的教训,真的应该静心向刘老师学习如何致美。

三、用言语表现激发学生潜能

最为温暖的是,刘老师的全语文教育理念及实践使语文学习成为不断确证自我精神、生命存在的方式。他提出的“自我实现”目标,以及创设语文学习文化环境、构筑语文学习基础工程、开发语文学习名特产品三大实施路径,无不是为“存在式”学习蓄势。探索学生“日写作”机制、东城教育大讲坛、东城小剧场等活动的展开,更是将存在式的主旋律进行了个性化的弘扬。

在刘老师的全语教育理念中,我们不难发现东汉王充的“各以所秉,自为佳好”、韩愈的“奇杰之语,戛戛独造”、黎锦熙的“日札优于作文”、胡适的“活的教学法”等学说的影子。这种做法实属不易,更为珍贵的是他将神圣的言语表现加以生活化、儿童化、亲切化—“我有发现要说”“我有问题要提”“我有感想要写”“我有创写要做”,这无形中会更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兴趣,滋长他们自觉的言语表现意识,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境界。

言语表现不是纯粹的应试,也不是学问的炫耀,而是要学以致用、学以致美,这与我国古人崇尚的“言语立命”,当下西方母语教育中倡导的“学习通过写作”在本质上不是都有相通之处吗?刘老师说:“‘诵读也好,‘亲睹也罢,其实,还是在吸收,而‘发现则是输出了。”他说的“输出”显然不是变相的“复述”,而是带了自我獨特立场情思发现,这使他的全语文教育理念和实践博而深,全而精,格局阔大而又素朴亲切。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刘老师理念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春天的样子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幽默的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