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具安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741018)
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中央基于我国生产要素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低成本优势和传统发展动能不断衰减、资源环境生态约束强化、国际发展环境趋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高端和低端双重挤压等挑战,以及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动能快速成长、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强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价值链逐步攀升的可喜态势和阶段特征,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部署,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质量效益和速度规模相统一,只有提升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和质量效益才能推动经济合理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天水经济也必须走高质量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表一指标可以看出:(1)天水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普遍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2)天水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明显低于全国水平;(3)天水对外开放水平很低,近年来不断走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仍远低于已经明显下降的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4)天水科技创新投入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这既与作为科技创新投入最重要主体的工业规模小、比重低有关,也与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偏低有关;(5)天水工业的层次相对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尤其是全省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全国水平;(6)以人力资源素质、研发研究人员等为代表的生产要素质量明显偏低。
1.低层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趋于萎缩。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环境等成本不断提升,“印度、印尼劳动力成本约为我国的1/2,越南劳动力成本约为我国的1/3,柬埔寨劳动力成本约为我国的1/4”[1],我国以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加之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所带来的贸易替代和产业转移,东南亚、南亚等区域成本更低经济体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替代效应,以低成本为优势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发展空间趋于萎缩。天水和这些经济体相比,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并不具有明显优势,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环节面临困难,走发达地区走过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步,再逐步升级的发展路径,恐难行得通。
表一 天水部分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及与全国全省比较表
2.天水缺乏支撑低层次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要素条件。劳动密集型等低层次产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水、环境容量等资源,天水土地、水等资源紧缺,环境脆弱,无法支撑大量占用自然资源的低水平产业大规模发展。
3.发挥天水比较优势的有效途径。从当下智能化、高端化迅速发展,创新要素和创新型产业环节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中,“制造业向大都市周边地区集聚”[2]等发展形势,去重新审视天水市委市政府若干年前提出的天水的比较优势,其中的人力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如果不能把人力资源数量优势有效转化为质量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如果不能实现与中心城市、重要通道的快捷联通,这些传统比较优势都未必能够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天水的比较优势中,比较突出的是骨干企业及其创新优势。尽管一些企业的技术领先优势相对下降,但相对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相对较高的技术层次,仍然是当前天水比较优势中相对稳定、可靠并有竞争力的优势。发挥好天水的创新优势和骨干企业优势,以技术水平提升、价值链攀升提升企业、产业竞争力和发展的质量效益,以高质量经济扩张带动区域经济做强做大,是推动天水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4.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本世纪以来,天水经济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2017年出现了明显失速,2018 年经济增速也略低于全国水平,2019 年上半年回升到高于全国经济增速。这一明显波动,反映出天水经济发展支撑动能不稳。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动能转换为新动能的攻关期,增长最快的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网络购物、快递业务、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领域。从区域发展看,创新能力强、创新创业活跃、新经济比重高、高端产业比重高、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速也明显较高,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见图一、图二)。天水作为发展明显滞后的落后地区,急需培育强劲稳定可持续的支撑动能,实现赶超发展。因此,天水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寻找发展机遇,紧盯符合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加大高端产业和产能投资,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效益、高竞争力产品、产业、业态、商业模式推动新动能发展壮大。
图一 部分省份2007—2018 年GDP 增速对比图(单位:%)
图二 部分城市2007—2018 年生产总值增速对比图(单位:%)
1.工业化滞后和工业早衰。天水虽然是老工业基地城市,但工业化程度和第二产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三)。1978—2016 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0.9%,高于年均经济增速9.6%[3]。1990—2006 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从41%提升到47.6%,工业占GDP 的比重从36.6%提升到42%。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1—2006 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从44.8%提升到了47.6%,5 年时间提高将近3 个百分点;工业占GDP 的比重从39.6%提升到42%,提高2.4 个百分点。2010 年以后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按照黄群慧的测算,“2015 年,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4]。天水第二产业比重在1997 年达到峰值45%后持续回落,在2002—2012 年长达11年的时间里稳定在39%左右。随后规模以上工业徘徊不前,部分重点产品产量下降,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下滑,2017 年第二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0.8%,工业占比只有19.97%,分别比2006 年后持续回落的全国第二产业占比低9.7%、工业占比低13.88 个百分点。2017 年工业对天水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只有16.7%。工业化的不足和过早的去工业化,严重制约了天水经济规模的做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图三 1978—2018 年天水市与全国及甘肃省第二产业占比对比图(单位:%)
2.新动能带动能力不足。天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及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与全国甚至和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并不低,但由于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2017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只有32.1 亿元,只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58%。2017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17.5 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比全国低1.35 个百分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还不到位,快行慢游的格局尚未形成,产业承载能力较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新内涵新业态开发滞后,体验、演艺等产业环节、业态发育严重不足,吃住行游购娱还没有联结形成有机整体,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庞大市场规模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兴产业尚在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比重不高,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缓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滞后,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总体来看,天水市新动能发育程度不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支撑能力不足。
3.投资结构不优,投资增速保持难度较大。天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14 年以来一直处于高于地方生产总值的高投资水平,2016 年二者的比值达到113.66%,2017 年达108.52%(天水市投资、消费与与地方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见图四),明显高于全国两者的比值。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较大,房地产投资比较活跃,产业发展投资不足,工业投资占比明显偏低,投资对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拉动力不强,对可持续财源建设的贡献度低。政府债务与自有财力的比值较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支持持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不足,保持高投资增速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难度较大。
4.县域经济发展薄弱。2017 年五县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20%甚至10%以下,五县工业增加值总和仅占全市的5.5%,工业化水平严重滞后。五县税收只占全市的13.68%,财政自给率基本都在10%以下,张川县不足5%,财政自给能力很弱。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培育缓慢,突破发展难度较大。
1.各类产业都没有形成集群优势。产业链条短,企业分工合作和产业配套体系发展不足,产业链尚未有效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规模效应、范围效应较弱,各类产业都没有形成较强的产业整体优势,产业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有影响力、有规模、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数量较少。
2.产业龙头企业发育不足。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近80%的工业增加值集中在卷烟厂、华天电子、供电公司、天电集团4 户企业,若干行业龙头企业徘徊不前,发展缓慢,比较优势相对下降,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企业发展面临困境,转型升级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不足。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少,实力弱,产业发展缺乏核心,利益纽带和联结机制建设滞后,产业资源缺乏有效组织,配置效率较低,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3.产业发展效益不高。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收益波动性大,生态安全高效农业比重较低,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数量少,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严重滞后,产业收益离吃干榨净差距较大。工业亏损面大,2017 年超过1/5 的规模以上企业亏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只有全国的一半,产业总体盈利能力较弱。旅游业资源整合、旅行线路打造、产业链条延伸滞后,旅游商品短缺,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费只有571 元,低于全省人均消费650 元,只有全国人均消费水平的一半左右,旅游业财富创造能力较弱。
1.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天水的相对优势领域,天水先后被列入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城市、全国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试点示范,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 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甘肃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居甘肃省第一。但天水市创新链条不完整,高校科研院所缺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体对企业创新的支持短缺;科技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研发部门普遍力量不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缺乏,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少,创新人才断层严重,创新劳动投入与全国差距巨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短缺,市场化创新服务主体数量少,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支持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区域创新环境不佳;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投融资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创新的资金保障能力不强;创新成果数量不多,有突破性和较强带动能力的重大创新成果非常少;原始创新能力不强,2017 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74 件,远低于全省2.32 件和全国9.8件。
2.人才数量质量跟不上发展需要。天水市劳动力总量较大,但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不足,人均受教育年限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巨大,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相对较低。“2018 年底全市各类人才27.1 万人,占人口总量的7.3%”[5],而全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2018 年达到了13.0%。天水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规模小,占总人口和劳动人口的比重低,尤其是各类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数量非常少,工程技术人才短缺,创新创意人才严重不足,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不强。符合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缺口较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弱。若干普通劳动者劳动技能不足,学习能力弱,适应产业升级和岗位转换的能力不强。
3.融资瓶颈突出。大部分企业面对融资约束难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直接融资体系发育滞后,科技金融体系还很不完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少,风险投资、产业投资、投资引导等各类基金投资稀缺,债券融资数量很少,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和新金融工具融资的能力不强,直接融资渠道没有得到有效开拓利用。银行信贷融资不畅,金融产品、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等方面金融创新滞后,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供给存在错位。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融资增信、融资促进措施和体系还不完善,促进金融发展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全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天水的经济发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指示精神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结合天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态势,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关键领域,努力走出一条以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带动经济规模扩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最重要的是加快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创新领域多点突破、群体跃升的态势下,由新技术所引发的“新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中投资最多、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新科技通过自身发展壮大和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两个方面推动产业的更新与新旧动能转换,具体表现为在产品形态、业务流程、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治理机制和劳资关系等方面发生颠覆性变革”[6]。因此,我国经济新动能培育关键是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当下我国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也是这些“新经济”领域。2018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2.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6.2%;智能电视产量增长17.7%;网上零售额增长23.9%”[7],都明显高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发达地区和一些发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突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推动新技术衍生产业和新技术融合提升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起了强劲的动力引擎,实现了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长三角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通过引进、合作有效利用了作为优势创新主体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使长三角一些县级市的三项专利总数超过了若干西部省份,一些地级市的三项专利总数超过了一些中部省份,实现了工业全区域的快速增长,一些县级市的工业总量超过一些西部省份,一些地级市的工业总量超过了一些中部省份[8]。杭州市抓住了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迅速发展起了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信息经济产业集群。“2018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356 亿元,增长15%,占到了杭州市生产总值的24.8%。”“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1529 亿元,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增加值1332 亿元,数字内容产业增加值2098 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增加值2508 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847 亿元,物联网产业增加值492 亿元”[9],都实现了10%以上甚至20%以上的增长。深圳市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了生产总值的40%以上,2018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9155.18 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37.8%。这一系列的成功,背后是对创新的重视、支持和对创新主体、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天水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引领,聚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推动天水经济的颠覆性重塑。
传统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创新资源的集聚、新产业的孕育、地方财力的积聚、产业配套环节的发展,都可能奠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无处不在,企业必须顺应趋势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创新,不断向高端升级,才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形成新优势,焕发新活力,在变革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0]在互联网对各个产业和产业环节全面渗透融合的背景下,天水必须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各个产业领域、各个产业环节、传统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收集和积累数据,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为顾客提供精准化供给,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效率。作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体现的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和新的“风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集成而形成的满足优化目标的智能制造”,“无论是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企业还是智能制造的生态链,都构成了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1],新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智能制造的支撑和引领。服务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另一个明显的趋势。通过向服务环节的延伸,如远程运维和在线监测,制造企业既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对产品的深刻了解,使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保持在良好或理想的运行状态,也能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开发更加符合特定顾客需要的产品和功能。天水的工业主要是装备制造产业,是产品智能化和企业服务化发展的核心领域。因此,天水的骨干工业企业必须通过生产体系的智能化改造和开发智能化产品,通过向顾客提供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及时排除故障、保障产品良好运行的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更好地处理资源经济社会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和产业承担社会责任、赢得发展优势必须遵循的价值取向。要通过建立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清洁生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方式,推动天水工业、农业等产业从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到产品与服务全价值链绿色化发展。
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和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装配式建筑、航空维修制造、大健康、军民融合、文化旅游产品制造工业新领域等产业发展部署,但从产业发展成效看,资源开发利用还不不充分,产业优势还没有很好地培育起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培育工业领域新增企业和产能不多。推动支柱产业培育发展,必须要找准切入点、突破口,以期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突出创新引领和集群发展。创新是各类产业发展共同的核心因素,集群化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化水平低是天水产业的普遍短板,因此,各类产业都要提升创新创意水平,以科技为支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集群集聚和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发展整体优势。二是突出工业的带动作用,利用新时代我国深度工业化发展、工业转型升级机遇和天水工业的层次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扩量,并孕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壮大工业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三是农业发展要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天水农村的发展仍然普遍处在农村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户均生产规模小、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发展阶段。工业化的滞后,大量农产品不能得到加工利用,既不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也使农业发展缺乏龙头带动,农业产业链丧失了农业加工增值等高收益环节。因此,只有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和城镇化的发展,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提升留在农村劳动力的耕种规模,提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才能稳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四是旅游业的发展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加快改善交通、景区景点等基础条件,提升旅游通行效率和景区景点的吸引力、游客容纳能力,加快培育演艺、体验等旅游环节,延长游客旅游观光周期,推动旅游业做大做强。五是新兴产业的培育要突出优先顺序和细分领域。天水市新提出发展的五大工业新领域,都是具有广大市场空间、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但从天水的资源支撑能力来看,产业覆盖面过宽,细分产业不明确,不利于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产业的发展排出优先顺序,确定细分领域,谋划好切入点和突破口,争取在一些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作为“三线”建设城市,天水具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及人才优势。同时,作为发展滞后地区和西部中等城市,在当下区域发展分化、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聚集资源的极化效应仍然存在的背景下,天水集聚增量高层次资源要素的能力较弱,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资金支撑上存在明显短板。推动天水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集聚和利用好高端生产要素。一要打造好发展平台,通过推动骨干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发展研发、设计、咨询、技术推广、金融等技术密集型服务环节等多种渠道,为人才和其他各种高质量生产要素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各种要素的流入和集聚。二要积极借力发展。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带一路”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融入成渝经济区等发展机遇,大力加强与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以及区域外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优势创新主体,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借助它们的创新资源、创新人才、投融资平台渠道,通过委托研发、技术转让、设立人才工作站、共建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共同投资企业、帮助企业上市、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等多种方式,弥补天水科技、人才、资金等缺口,借助外力推动天水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在创新创业活力、捕捉市场需求敏锐性、调整适应能力、企业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有很大关系。天水市民营经济不发达,在经济总量、创新成果、税收贡献、解决就业、完善产业链等方面的占比与贡献与发达地区都有着巨大差距。天水市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环境不够宽松,有些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保障,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人才短缺,发展的整体环境还不够完善。因此,天水要大力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限制,激励市民进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要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所需的孵化空间、土地、厂房等资源的保障,促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创业指导、融资担保、技术服务、管理咨询、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帮助民营经济主体解决融资、技术、人才等现实困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要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强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服务,降低民营经济发展成本,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服务效率,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焕发天水经济发展动力活力的重要增长点。
县域经济发展是壮大天水经济规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基于天水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要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发展文章。进一步培育、挖掘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县域农林特产资源优势,建强生产基地,扩大优质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天水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樱桃”“甘谷辣椒”“武山韭菜”“麦积葡萄”“清水核桃”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培育一批新的特色产品品牌,促进县域特色农林产业进一步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保护、控制好生产环境和流程,大力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畜禽产品,积极进行绿色产品认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生态安全高效农产品比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要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村集体拥有的各类资源和财政投入村集体的扶持资金,积极引入龙头企业,设立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等经营大户合作,利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先进技术、市场信息、营销渠道与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等优势,促进规模经营和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二要大力推动劳务输转。劳务输转是推动实质性城镇化发展、增加天水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要通过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务工人员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劳务输转力度、积极寻找高收入务工机会等措施,切实增加农民增加务工收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三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特色农林产品加工增值和产业链完善,积极引入和培育龙头企业,对农林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尽可能吃干榨尽产业链收益,提升农业产业链收益水平。四要大力推进支柱工业集群发展。通过积极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带动、市域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衍生加工配套环节等多种措施,促进县域工业集群的做大做强。五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商贸及服务产业。要以“文化+生态”为主线,深入挖掘县域文化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开发文化鉴赏、民俗体验、文化研学、生态采摘、踏青赏花、农耕体验、休闲垂钓、生态运动、农业科普、果树认养、美食品尝、生态康养、中医养生等多种旅游内涵和线路,促进县域旅游加快发展。要大力发展生产资料供应、农林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等商贸物流业,做强县域流通产业,提升县域经济活力。
天水探明的矿产资源数量少,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紧缺,自然生态脆弱,纳污能力弱,环境自净自愈能力差,环境容量有限。因此,天水的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努力提升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比重,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要建立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清洁生产体系,建立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有效减少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排放。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单位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产出水平。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扩张环境容量,提升天水的产业容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天水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民航航班增加,运输能力和通行效率大幅度提升,对优化天水发展环境、提升天水区位优势、推动天水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天水市基础设施条件还很不完备,高速公路网络还不完善,高等级公路密度低,铁路南向通道瓶颈约束非常突出,航班线路少,融入中心城市通勤圈、紧密辐射圈受到较强约束。农村道路体系不完善,通行能力弱。基础设施条件不足仍然是制约天水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天水要利用好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中平原城市群建,以及省上推动交通突破、天水国际陆港建设、推动天水陇南融入成渝经济区、天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机遇,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大力推进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路网体系完善,提升道路等级,增加航线航班,提升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大力提升通讯和数据传输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能力,加快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短板,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天水区位优势,提升天水与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轮开放大潮中,天水因区位劣势和产业特征,缺乏利用开放机遇发展的条件。新时代国家推动构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天水对外开放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天水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通道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以及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以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装备、进行产能合作、对外承包建设工程、大力进行对外投资、以我为主构建全球价值链为重要特征的对外开放新阶段,天水以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所具有的较好适应新阶段对外开放需要的产业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开放和交流合作,加大产品和产能输出力度,以扩大开放拓展天水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天水要积极推进对内开放,加强与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扩大企业购销网络,推动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加入创新网络,积极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扩大产品服务生产和输出规模,推动天水经济加快发展。
体制机制是提供基本激励约束导向的制度框架。发达是具有系统性的,落后同样具有系统性。落后地区发展的滞后,背后肯定有约束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根源。天水发展的滞后,与发展理念滞后、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制度机制扭曲、重管制轻服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政府办事服务效率不够高、服务意识不够强、缺乏对担当作为的激励支持机制等深层次体制机制因素有很大关系。推动天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借助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政策机遇,对天水的法规制度和体制机制运行体系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对不科学不合理、约束天水发展、影响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坚决进行调整完善,坚决消除不必要的审批管制限制,建立起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干事创业、促进效率提升、保障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体系,有效约束政府权力,完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能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完善的体制机制推动天水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体系的高效顺畅运行,推动天水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