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义,陈 聪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重症肺炎为常见危重疾病,是以嗜睡、精神萎靡、呼吸衰竭为临床症状的感染性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极易诱发休克、低血压、器官或功能障碍等疾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老年人群为重症肺炎高发群体,这与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基础性疾病等有一定联系,为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治疗同时配合进行护理。本次选择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评价其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现汇总课题研究资料。
纳入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接收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n=62)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数字表),即每组31例样本。
实验组:男(n=22)、女:(n=9);年龄:68~82(平均:70.0±2.0)岁;右肺上叶感染患者9例,右肺中叶感染患者6例,右肺下叶感染患者8例,左肺下叶感染患者5例,两肺感染患者3例;对照组:男(n=20)、女:(n=11);年龄:65~86(平均:75.0±10.0)岁;右肺上叶感染患者10例,右肺中叶感染患者7例,右肺下叶感染患者7例,左肺下叶感染患者5例,两肺感染患者2例。细致分析、对比两组(n=62)基础资料,P>0.05,可比。
实验组:综合护理,(1)病史了解: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对其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基础疾病、既往病史、用药情况、身体情况、病情进行了解、评估,为后期临床工作护理工作奠定基础。(2)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为其营造一个温湿度适中、光线柔和、空气质量高的住院、休息环境,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此外,护理人员在实施临床操作时需将噪音降至最低,避免影响其睡眠质量。(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饮食喜好、实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饮食,饮食方案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为原则,叮嘱其勿进食辛辣、刺激、生冷、坚硬食物[1]。(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需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面部表情、情绪变化的观察,并结合其家庭背景、性格特征进行疏导,引导其保持积极、乐观情绪,提高临床配合程度。(5)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生活中加强饮食控制,避免于人流量大、密集地区长期逗留,若发现不适需及时入院治疗。(6)家属陪护:根据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适当给予家属陪护支持,在心理上得到支持治疗。
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对呼吸道分泌痰液进行清理,还可根据其病情指导其合理用药、进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1.3.1 护理效果评估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临床症状逐渐改善;(3)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2]。
1.3.2 生活质量评估
参考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值:100分,得分、生活质量成正比。
62例患者护理效果评估,详见表1。结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62例患者护理效果评估[n(%)]
实验组:生活质量92.06±3.11分;对照组:生活质量84.21±1.32分,两组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12.9367,P=0.0000。
肺炎为临床高发疾病,一旦病情加重便会转变为重症肺炎,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明显,临床及早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疾病对其生命安全的影响。随着近年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其对护理质量需求也逐渐提高,常规护理无法适应现阶段临床需求,故综合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3]。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需长期入院进行治疗,若治疗、护理不到位便会加重病情,增加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护理实施前护理人员对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对其病情实施评估,从而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该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从环境、饮食、心理、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干预,在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调节其心理状态,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4]。但综合护理实施前医院需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准确掌握心理疏导方法、环境护理标准、饮食方案原则、护理操作实施方法及护理原则,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
研究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92.06±3.11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为96.77%较对照组高,故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中护理价值得以证实。
综合上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价值显著,对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