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市场服务需求分析

2019-12-20 12:54季祥芳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季祥芳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灌南县支行,江苏 连云港 222500)

引言

经济是一个地方腾飞和发展的基础,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发展愈发迅速,相对应的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向着多层次,深度化发展,与城市相比,农村的金融条件要落后许多,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因此,我们在此分析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总结其中的一些特点来方便国家对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的特点

随着国家政府对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也越发强盛,总体而言,农村金融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投入对象单一。就农村而言,农村金融的主要对象一般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副产品加工,但是这几项都受到农产品价格的严重影响,一旦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将会对二者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其次,需求方向有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农村农业生产向大规模前进,资金需求也不仅仅于仅限于各种农业必需品(例如农药、化肥等)的购买,而是向机械农机具等大规模生产方向发展,资金缺口巨大。农村老龄化要严重于城市,所以农村土地大规模化也势在必行,农村金融需求增多。

再次,农村金融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极易流向金融向高端地区。例如我国发达的城市而并非农村,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经济来源极其稀少,而且相较于城市,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匮乏,这就使本来就不易流向农村的资金,更加不愿承担此项损耗。从而农村金融的发展愈发缓慢。

二、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暴露出的问题

在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虽然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农村的金融服务却远远跟不上需求。实际上,金融服务及金融类别多种多样,例如银行、证券等。在城市等金融环境较为完善的地方,存在大量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而在农村,我们一般见到的金融机构多为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开办范围多限于储蓄和中间业务,融资类产品单一。近年来,农村推行合作社化制度,但从成果来看,其稳定性和有效性远远达不到农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包括,农村居住过于分散,金融网点和办公机具等不易安装。而且相较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的平均知识水平要低,不了解金融方面的部分知识,从而导致很多金融服务无法在农村普及。同样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导致多种金融服务无法在农村方面进行实行。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漏洞较大

就现有情况讨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较大漏洞,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将发展的中心和重心放在了城市;相对农村而言,城市人口密度大,客户资源管理成本更加集约,尤其是几乎所有银行都在推进人工智能取代劳动密集型作业模式,在有限的劳动力下,将人员放置到农村去显然难度较大;设立新的农村物理网点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就导致农村的金融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方式远远赶不上农村金融的需求。现有的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很少有专门针对于农村的金融服务产品推出。现阶段农村金融的用户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理所当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并未与时俱进,许多农村客户被动得接受服务升级,但是缺乏对服务内容的真实体会,工作人员和这类客户也缺少有效沟通,解答问题不细致。另外一点便是,目前农业生产并不需要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是,而是类似于疾病或者婚娶等一些临时性消费需要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但是就目前而言,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没有这一方面的服务,而且现阶段,农民取得的收入手段有限,从城市正规机构贷款还款一月计算,而农民的收入周期以年计算,每月还款会给农民带来极大的还款压力。

(三)农村金融信贷方式不适合

信用贷款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最缺乏的一环,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信贷产品过于单一,担保方式也过于单一,与现在的农村金融需求并不符合。而且由于农村村镇分布分散性较大,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信息更新和反馈较为困难,使得农村金融要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其实,相较于正规的金融机构而言,农村还存在另外一种信贷方式,那就是民间金融机构,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机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其无法得到农民的认可,但是,相较于正规机构而言,民间金融贷款手续更加简单,与人民的需求更加契合,所以相关政府部门不应一味打压而应该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管理,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来约束民间金融机构,使其发展正规化,更加有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应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对策

(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就现有条件来谈的话,我们可以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信任大型正规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有效引导下,使正规机构信用贷款的渠道充分应用,使贷款的手续不再烦琐。另外,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的信贷力度,其应该放弃偏爱在农村偏爱的大型贷款,而改为主要针对于中小型贷款的政策,以此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由于农村企业资金匮乏,正规机构可以适当减少贷款的年利率,并且适当的增加还款期限。当然,正规机构在面向农村金融时,还需要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县级为中心,向村级辐射金融网点和机具,另外有银监部门等多方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察,加强农村金融网点的服务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管控,将民间金融机构正式管理在册,将他们的日常行为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规范,近年来,合作性质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大比重地位,例如,合作社制度,农民通过和合作社合作,可以获得包括保险在内的多种服务,另外还有小型贷款公司,这应该是国家大力规范的方面,这种公司遍布于农村的各个角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辐射范围相对较大,而且符合农民对小型贷款的需求,所以在这一方面,应加大对民间金融组织的支持力度。

(二)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大量投入资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的金融环境并不好,或者说是达不到正规机构的理想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大力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第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第一,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发展地区性质的特色农业,例如,美国的区域化种植模式。第二,增加农业种植的科技程度,我们可以将农村以人力为主的耕种模式改善为以机械为主的耕种模式,以家庭个人为主的小地块种植模式改善为以大地块为主的耕种模式,而且这样的建设势必会带动相对应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当然,还有农村旅游业的加盟(类似于农家乐),势必会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第二方面,对农村人员进行金融知识方面的科普,增强农村人员对信用贷款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贷款的利用效率,这样做的话,就会使大量的资金流入农业农村经济金融体系中,从而使农村金融环境大幅改善。最后我们必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会增强对农村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效率,还有就是对农村地区的信用评级制度进行完善。

(三)增强对农村金融的鼓励政策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与我国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相比,还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短板。因此我们需要对农村金融市场增加激励的措施,例如,降低贷款的利息和放宽还款的期限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政府的政策上的扶持,在政策上偏向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的金融发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向,加强对农村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还有需要国家政府对三农问题提高关注度,唯有这样,才能使大量资金向农村金融体系中流入。

四、结束语

从以上我们的分析和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一方面的建设,又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政府加大引导,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唯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