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县金融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2019-12-20 12:54刘从敏宋佳圆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补偿农户

刘从敏 宋佳圆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引言

金融扶贫作为精确的、可持续的、可促进的新型扶贫方式,对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我国金融扶贫政策情况,本文对A县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探讨:A县金融扶贫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效?在金融扶贫方面面临的困境有哪些?如何破解现阶段的困境?这些都是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亟需解决地问题。

二、A县金融扶贫主要做法

通过与A县政府及扶贫办工作人员进行的座谈会交流中了解到,A县为了更好做好扶贫工作,在金融扶贫方面的主要做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对接。在工作体制上,A县确立了财政金融产业多方联动的扶贫工作思路。由县政府,县领导,财政局,扶贫办,主办机构和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人领导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共同推动的金融扶贫模式,建立了金融扶贫政策与扶贫产业精准对接的工作机制。

(二)政策工具对接。为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相应政策的支持作用,A县致力于建立“1+N”金融扶贫政策措施体系,“1”为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N”为各类涉及农业的资金,以“1”汇聚“N”并推动政府对于风险的补偿、相关财政贴息及保险等政策。

(三)产业金融对接。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金融扶贫是促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A县通过“四位一体”运营,走上了产业和金融对接精准的新道路。一是创新当代农业扶贫的示范项目。二是将金融扶贫以扶贫项目作为重要载体。三是增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相关金融的支持力度。

(四)金融普惠对接。发展普惠金融是扶贫攻坚、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A县主推“三大工程”,既注重以扶贫贷款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又注重以普惠金融筑底脱贫,一是增信创信工程。加强农村信用知识普及力度,着力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工作。二是支付畅通工程。面向农户提供种类全、效率高的便捷支付服务,三是减费工程。扶贫贷款严格按国家基准利率执行。

三、A县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农村居民缺乏金融意识

农户对金融扶贫认识不足,A县农民文化水平多数为初中以下,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或者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均选择离开贫困县到外地打工,多数留守的农民是那些知识水平相对低的、年龄偏大的,对于金融支持扶贫相关问题的接受能力相对不足,甚至会有一些认知上的偏差。

(二)政府扶贫资金不足且准备金使用不专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村贫困地区拨发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对于A县的农村贫困据地区来说,年度财政收入不多,而刚性支出却逐年增加,贷款额度不能跟上贫困户的对于资金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时,虽然A县政府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规定从储备基金中提取资金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但当县财政部门与各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时,将增加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额。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既没有注入新的资金,也没有修改与相关银行签订的储备协议,缺乏调整各种准备金额的结算程序。

(三)金融扶贫模式缺乏创新

A县金融扶贫模式主要仍然是小额信贷,在其他区域被广泛使用的金融支持扶贫的相关衍生产品在该县并没有被推广使用,金融服务相关产品的单一性,使其不仅会使金融扶贫成效不明显,而且很难让贫困农户积极地接受相关金融服务。金融扶贫开发进程中县级农信社下放的扶贫贷款比例大,县域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县级农信社的风险难以控制,存在不良贷款等问题严重。

(四)扶贫监管及补偿机制不完善

对于政府、金融机构和贫困户三方联动的金融扶贫模式,监管应反映在各个环节细节上,由于国家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扶贫面向农业的法条法规,A县对于金融机构的活动中存在的合规问题相关监管并不到位,监管方法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除此之外,当前A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四、启示与建议

为推动黑龙江省贫困县扶贫攻坚进程,并且使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扶贫进程中发挥其带动作用,提出以下启示与建议:

第一,对农户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加强创新宣传方式。在金融相关知识的宣传推广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受教育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方案,地方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加强推广和宣传。

第二,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完善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利用财政资金的指引作用,制定有效激励政策,使尽可能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扶贫开发相关工作,同时,制定银行对于专门涉农金融支持资金下放的比例,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借力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互联网金融的P2P模式将城市闲置资金与贫困地区农户的借贷需求联系起来,帮助贫困地区有贫困地区劳动能力和创业梦想的贫困户,解决贫困县农民贫困风险投资短缺问题。

第四,完善风险预警及风险管理补偿机制。在科学的风险防范标准下,制定严格的审查机制,将可预见的风险最小化。同时,设计农业相关贷款贴息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补偿农户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