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仓储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2019-12-20 12:54袁斌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本法消耗集装箱

袁斌

(上港外运集装箱仓储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贸易量的不断提高,作为最为安全、快速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也高效发展,与之对应的集装箱仓储企业规模随之扩充,各个区域集装箱港口数量增加,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为了保证集装箱仓储企业稳定发展,需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成本管理是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成本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今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说,集装箱仓储企业对成本管理注重力度不高,采取方式不合理,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引发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企业自身发展。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作业成本法应用价值,并把此方式应用到成本管理活动中,实现成本核算和控制,减少成本投放,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从而助力集装箱仓存企业长效发展。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述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通过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和反馈,计量作业对象成本,评估作业成效和资源应用情况的成本管理方式。作业成本法主要把作业当作核心,结合各个作业环节资源消耗状况,把资源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环节中,之后结合产品和服务消耗作业量情况,把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及服务中。是把企业一般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摊,并不是根据劳动工时或者设备工时情况分摊[1]。从基本理论角度来说,作业成本法也就是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成多个作业环节,对每个作业环节资源和成本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对成本科学把控。和传统成本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业成本核算追踪过程,对成本形成因素追溯分析,找出成本产生因素,采用价值链分析方式,将其贯彻于整个运营生产环节中,保证成本核算管理的全面性,获取真实成本信息,便于企业更好管理。

二、集装箱仓储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意义

把作业成本法运用到集装箱仓储企业中,根据不同作业环节,便于让企业及时掌握客户总成本及各个作业成本投放情况。具体的应用意义主要展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便于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目标

结合各个客户运营情况及作业环节成本投放量,对其加以综合管理。针对盈利高的客户而言,应该高度注重,做好交流工作,结合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保证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提升客户满意性。对于盈利低的客户,应该继续维护两者关系,尽可能扩充其业务规模。针对亏损客户,应该实现细化管理,找出高成本因素,如果为折扣造成的,应该及时和客户交流,重新协商定价[2]。假设由于服务因素导致的,企业需要优化作业,改善工作方案,减少成本消耗,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通过把作业成本法应用到集装箱仓储企业中,将不增值作业环节消除,选择低成本作业,提升作业效率,在整个作业链条中寻找低成本环节。通过采取该方式,集装箱仓储企业可以有效减少运营成本,提升低成本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让集装箱仓储企业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定发展。

三、集装箱仓储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对策

(一)优化成本管理流程

在集装箱仓储企业内部中开展作业成本管理活动中,不但需要将其贯彻到各个环节中,还要适当转变思想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组织框架。在应用初期时,集装箱仓储企业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组建专业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科学制定管理流程,做好分析工作,对成本流程进行核查和分析。为了获取理想管理效果,还要分解成本指标,建设完善的激励体系,让每个职工都能认识到作业管理的价值,并自主参与其中,提升职工工作潜力,提高成本管理水平[3]。作业成本管理通过消除作业、作业选择、作业分析等方式,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改善。

(二)细化操作成本管理

在集装箱仓储企业中,操作成本作为可控成本中的核心,更是作业成本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码头实际状况,实现成本管理分析,并把其划分为思想内容,如操作承包商资源成本、维修保养成本及其他操作成本。

1、操作承包商资源成本

站在服务对象角度来说,分析操作活动中消耗的各项资源,核算对应操作成本。该成本作为综合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成本模式分析重点。在核算操作承包商资源成本过程中,需要采用传统模式,操作承包商资源成本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成本及非生产性成本两部分。其中,非生产性成本主要指在没有任何生产活动指令下,消耗资源所形成的成本,也就是非增值作业;而生产性成本也可以划分成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要想实现操作承包商资源成本管理,需要减少非生产性成本投放,并合理安排工时,降低无指令消耗。并且,减少生产性成本中非增值作业,让非增值作业成本处于均衡状态,例如,场桥大车移动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做好场桥出勤及大车移动成本消耗分析工作,明确是增加场桥还是加大大车投放量,结合作业成本法找出成本节点,优化管理方案,提升工作效率。

2、维修成本

结合维修情况,可以把维修成本划分成预防性维修及紧急性维修成本两部分。其中预防性维修成本又可以划分成理性维修及非理性维修两项内容。非理性维修也被称之为状态秀秀。也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的追踪和管理,科学制定维护保养方案,细化维修流程,给维修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条件。并且,通过对中设备维修成本投放情况分析,明确设备预防性维修和紧急性维修成本比例关系,找出维修成本产生因素,进一步扩充维修成本管理空间,便于维修成本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3、其他操作成本

作为直接成本中占比最少的内容,其成本发生与多个活动有关。该成本通过操作量情况加以分析和细化。在成本模型作用下,把成本分配到各个集装箱及活动中,找出成本变化因素,让作业流程更加细化。

(三)操作资源管理

通过采用成本模型,核算今后一段期限内成本消耗情况,并利用不同阶段操作规划目标,找出资源成本差异情况,实现资源科学规划和编排。操作资源管理能够让成本分析有之前事后分析更改成事前规划和事中管理,把成本管理控制点提前,从而实现对成本的主动管控,减少成本消耗。

(四)多维度分析工具

成本模型主要作用于作业成本法上,支持多个维度管理分析,能够对不同客户、航线及箱型进行成本细化和分析,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例如,通过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工作,能够精准地掌握各个客户单箱成本及盈利状况,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便于调整发展战略, 给市场战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五)流程优化再造

在应用作业成本法过程中,需要优化业务操作流程,不管是在作业成本核算设计,还是数据收集,都需要所有职工一同参与,随着环境改变,重新调整工作框架和结构,消除各种不增值环节,提升增值效率。通过流程优化再造,不但能够防止对个人或者组织绩效的影响,同时也能降低各种因素给作业成本工作顺利进行造成的影响,保证作业成本法自身价值充分发挥。成本动因直接带动成本行动,决定成本产生[4]。在开展作业成本管理活动时,可以将其当作分配成本的核心标准,利用成本动因分析,找出影响企业成本各项因素,引导作业流程的改进和优化,重新设定价值链,建设完善的作业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业成本法不但可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还能将当前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利用成本分析细化价值指标,没让成本核算对象更加具体化。通过作业分析,消除各种不增值作业,提升增值作业效率,更好完善作业流程,减少成本消耗,在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同时,引导我国集装箱仓储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法消耗集装箱
美军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装箱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我家住在集装箱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