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2019-12-20 12:54胥一龙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国有企业监督

胥一龙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3307)

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过并购或重组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伴随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其内部管控能力也要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内部审计是整个管控活动的重中之重,审计部门审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一直以来,审计工作都倍受企业重视,审计工作的每个细节都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使内部审计切实为我国的经济繁荣贡献力量,将是国有企业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政策都有所变化。

(一)新形势下的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指同内部审计有关的多种内外部要素的组合,是同审计活动相关的多项管理工作的整合。审计理论的形成与市场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内部审计的运作要领也与企业审计环境的改变息息相关。

新形势下,市场活力进一步被激发,国有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质量,以顺应形势。鉴于此,国有企业应尽快形成一套能够防控风险、优化管理的审计系统,从合规审计、质量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以及财务审计等层面,在新形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审计政策

最近几年,我国对反腐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审计政策也与之前有所区别。这在政府公布的文件中有显著体现。

2018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必须从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审计规范,恪尽职守,确保公正、独立、客观、保密。禁止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参加有可能影响其公正、独立、客观履职的业外活动。同时,第二章第六条指出:国有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构建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的职责是帮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领导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同时明文规定:下属单位、分支机构相对多的或是实施系统垂直管理的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全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负有指引和监督的责任。

通过分析现行政策不难看出,新形势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首先是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做出了进一步强调;其次是内部审计职能应当日渐完善, 增强防控风险的能力;最后是国家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更加集中,内部审计所运用的技术方法也有了明显创新,广泛借助网络审计技术,使审计效率大大提升。

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意义

(一)有利于降低国有企业运营风险

国有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是当今信息化时代有效提升运营效益,掌握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措施,最重要的是能够防止国有企业内部出现各种不法行为,降低国有企业的运作风险。在此基础上,能够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圆满贯彻。

(二)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能够确保企业内部每项活动都依法依规进行,指引企业运营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后续发展,若是内部审计制度缺乏合理性,质量不合格,就难以得到最有效的贯彻,这无疑会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贪腐情况多发、资产大量流失等不良后果,更有甚者会招致经营危机,给国有企业的后续运营带来障碍。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关系着企业的健康运转以及后续成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国有企业顺利运营下去,社会经济才能不断繁荣,国家才能不断进步。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一)内部审计意识薄弱

由于受以往固有观念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审计人员一心只考虑企业的现实利益,在内部审计方面过于松懈,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依靠外部审计来缩减内部审计所要进行的工作,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了自由散漫的陋习,已经难以适应当下快节奏的新经济环境,内部审计意识相当薄弱,造成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活动中状况频发。

(二)内部审计制度有待继续规范

在国有企业内部,有关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不是很规范,存在很多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制度,甚至同标准的审计规则有所出入,严重有损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除此之外,这还造成了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中主观性太大,有关审计方案和规划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且极度不透明,实在有违审计政策实行的初衷。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滞后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各大企业都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自身管理。但是有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还相对滞后,难以实现高标准、高效率的内部审计,这直接降低了国有企业的集体管控水平,也增添了财务管理上的困难。

(四)缺乏严格的内部审计监督

企业的每一项运营活动都离不开严格的监督,这样才能防止一些不好的行为产生。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不法行为的产生,有的审计人员单纯以为内部审计只是来监督企业的资产状况的,无须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致使其产生了实行不规范甚至不法行为的念头,这将严重影响审计质量。

四、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做好内部审计宣讲工作以提升员工内部审计意识

当下,很多企业实行内部审计的成效根本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太过陈旧,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如此不但造成企业内部审计缺少活力,阻碍了其更好地成长,而且难以促使员工改变陈旧观念并对国企内部审计加强重视。鉴于此,国有企业应当做好宣传工作将相关的审计新观念融入到平时的工作里,运用宣讲手段,使员工熟悉最新的审计策略,提升相关人员的内审意识及水平,从而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以提高审计质量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优化应当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在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内审制度,这是确保国有企业审计质量的关键。不但如此,还应结合国有企业的发展势头和方向,确定与之配套的审计准则。在优化现有审计制度的同时,也务必要把制度内涵盖的政策贯彻起来,不能纸上谈兵。所以应当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体系予以规范,加强其内部审计政策和路径的实行。这样的话,首先要根据制度规定给每位员工分配任务,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其次要规范内部审计的各个程序,防止不法行为的产生,以便形成合格的内部审计报告。

(三)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在国家政策不断更新以及企业内部制度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应当更加注意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贯彻到底,以发挥其最大效用。为达成这个伟大目标,第一步就是要在新经济形势下重新构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框架,然后根据所确定的计划和目标,在不停化解各种疑难问题的时候,兼顾改善本身的内部审计体系,并强化同外部审计的交接。除此之外,明确规划各部门的职权是确保内部审计有效、独立运作的前提条件。所以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但确保审计信息的真实独立,而且尽可能地达到信息的互通共享,减少内部审计的支出,推动审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更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内部审计应当配备严格的监督体制,有效的监督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屏障,监督系统是不是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会决定内部审计的实行成效。只有加强监督才可能防范国有企业内部人员不法行为的产生,切实保证内部审计的真实性、客观性,对其内部审计的监督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出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

(四)加强信息化研究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

如今是信息开放时代,信息网络系统受到了极高的青睐,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国,审计准则中都明确指出了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性,因为信息化审计推动着企业方方面面的进步。鉴于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上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当主动出击,联系自身发展的特征,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以进行信息化研究,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使内部审计工作加倍高效、畅通无阻地进行。

五、结语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当下我国审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国有企业开展各项运营活动的关键监督手段。内部审计在对国有企业每项活动进行审核后,能够明显地促进企业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并在最短时间内察觉企业显露出的不足,及时督促企业改进。相信伴随审计制度的不断优化、全员审计理念的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的进步以及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必然会更加顺利,成为推进企业成长壮大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国有企业监督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