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12-20 12:54亓凤兰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单位经济

亓凤兰

(临沂人民公园,山东 临沂 276000)

众所周知,我国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是接受政府领导且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主要是促进社会福利的优化。而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模式的老旧,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经费预算不规范等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单位经济管理停滞不前的现象,限制了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以及发展。为了紧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本文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往更好、更有益的方向发展。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探究

(一)管理模式老旧,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中,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经济管理模式的落后,管理意识与思想薄弱的问题。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虽然事业单位也由原先的人工管理逐步向数据化、信息化转变,但在单位经济管理方面还是同实际工作分离,缺乏清晰的规章制度,单位经济管理模式无法结合实际情况,遇到新的问题不能实时解决,从而导致形式主义的出现。一些单位出现了重业务、政绩,轻经济管理的现象,单位领导缺乏对于经济管理的意识,对于财务知识以及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所知甚少,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在经济管理中没有发挥其实际用处,导致单位管理停滞不前。

(二)成本预算缺少规划,经费风险意识不足

事业单位相较于企业来说,项目研究课题多,在单位进行科研项目成本预算中,对于单位大多数实际消耗(例如日常生活用水、用电等)成本缺乏一个较好的规划与核算。同时在财务投资管理或者经济管理决策时,由于财务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依赖性的心理随之而来,使得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经费核算的风险意识薄弱,其特征表现为盲目投资,不对正式的投资、决策进行风险评估,从而使得资金的流动性以及科学性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三)单位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办事效率低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下,事业单位的日常事务慢慢变得信息化、复杂化。而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过程中问题却不断增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却不能很好地适应日常工作。在不可控原因的前提下,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且他们过往储备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日常所需,导致办事效率日渐低下,出现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而事情却是堆积如山的假象。这就要求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问题改革建议

(一)提高管理思想认识,加强经济管理法规知识

各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经济管理情况,学习其他单位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管理知识,将经济管理与项目实际相结合。同时,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法务培训工作,普及财务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将财务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做到铭记于心,结合责任、权、利,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约束与激励,而单位领导更应该增加自身的知识结构,主动加入到知识学习的工作中去,从而调动全体单位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及积极性,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革带来契机。

(二)科学预算经费管理,树立单位全体风险意识

管理者应重视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内部人员的经费管理意识,建立相关的财务预算制度,落实科学预算管理模式与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环境,严格执行经费预算要求,使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有据可循。与此同时,在单位内部普及风险意识,加强各单位全体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工作,在不断地演练实践中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能力与素养。而各事业单位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杜绝各个单位对于财务拨款的依赖性,在资金的管理、控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实行预算的精细性、准确性,实现未雨绸缪。对于风险事件的出现制定系统的防范策略、完善处理方法,促使单位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提高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监管水平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刻不容缓。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制定分批的、系统的培训计划,明确针对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信息化应用技术、服务意识、职业素养、日常工作需求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在一个培训周期结束后,制定系统的、全面的考核计划,检测工作人员前期的学习知识,促进工作人员知识水平结构的提升。

系统、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保障单位经济管理活动高效、高质完成的基本前提,而资产管理是单位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主要工作。因此,单位的审计部门与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的监督参与性,从实际出发,既要加强各项资产的登记、入账等管理,也要对固定资产中项目申报、执行以及经费等分配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单位将监管控制情况进行公布,实现监管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为了能更好应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应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找到自身不足与纰漏之处,通过在对经济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调整手段,引导工作人员树立积极的、正面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定并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技术,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各方面的综合水平,才能实现经济管理的水平可持续性发展、与时俱进,从而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单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协办单位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