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21)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GDP增速下降很明显,由2010年的10.4%下滑至2016年的6.7%,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连续6年下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经济是否还能回到以前的辉煌时期,中国经济的未来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2010年至今,中国的GDP增速一直呈下降趋势。大体上来看,我国的GDP增速从2010年的10.4%下降到2016年的6.7%,虽然与世界的GDP增速比较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上来看,却是有很大的下降,已经处于经济“新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的经济实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的CPI指数不但没有上升的趋势,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另外,中国居民的消费也并不强势,这也再次表明,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而是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时期。
2010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当年中国的GDP增速是10.2%,此后的GDP增速呈现出越来越低态势,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的第三季度,增速已经下降到了6.7%左右。仅仅几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是中国30多年来从没发生过的事情。截至2015年9月底,国内需求不足导致了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43个月呈下降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下行的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很普遍的规律,那就是当一个经济体在经济起飞后,根据规模报酬递减的原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然后随着国家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就会转入中高速或低速的增长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等一些自然资源的消耗,中国的经济在一些方面开始存在着隐忧。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优势在于中国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使用廉价劳动力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支持,加快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廉价劳动力的使用,一些大量依靠劳动力的密集型产业所生产的产品通过价格优势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很大优势。然而,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周期性结果的产生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由廉价劳动力的使用所带来的好处随着经济的增长会越来越少。另外,一些有人口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拉美等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开始显现出来,会逐渐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制造业产业的承接国。
目前,对于经济下行的问题,主要还是供给侧方向存在更大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从供给侧方面入手,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外,在供求方面也一直存在着不协调的状态,而且供需关系之间的不平衡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一方面,产能过剩的现象非常明显。另一方面,供给与需求两侧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从总体上来看是高端产品不足而中低端产品过剩。此外,中国的供给侧通常都是低效率,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因此,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中国的经济发展现正处于一种平衡向另一种平衡的转变时期,在这种转变时期出现的经济增速下滑是很正常的,经过各方调整,经济会回升到以前的水平。中国的经济经过6年的回落以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过度看空中国的前景理由不足。因此,我们也要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的GDP增速,我国仍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
1.促进创新,提高技术进步率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在过去中国一直存在人口优势,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的拉动所创造的。一直以来,使用廉价劳动力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劳动力红利带来的优势开始逐渐丧失,人口成本也逐渐上升,企业利润随之急剧下降,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此有数据显示,中国在2015年的出口贸易已经是负增长。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取得高效的生产力,并由此获得在竞争上的优势来弥补由于劳动力短缺所造成的经济增长的下降。
2.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从上面分析的原因中我们知道,在近几年,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针对上面出现的情况,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更新居民的消费观念。前几年,中国的消费结构不平衡,居民的消费支出比重低,而政府的消费支出比重高。根据农村的消费结构分析,大部分农村群众将自己的闲散资金存入银行。因此,我们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消费品市场,鼓励广大农村居民提高消费水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此外,我们还要调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减少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1.知识存量的增长
根据丹尼森的结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而且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在结构和设备上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从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随着社会进步,通过对各种技术的应用,人类在对知识的积累和存储上有了很大进步,然后根据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和排列,再进行利用,当这些知识被利用的时候就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正因为如此,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据很高的比例。
2.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根据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现在更注重劳动力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是因为,从劳动投入的数量上来说,劳动投入量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以前中国的发展主要是靠劳动力的数量来支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使我们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力的数量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劳动力的质量必须要得到提升。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劳动力质量要比劳动力数量重要,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的发展。而劳动力的数量会在某一时刻达到饱和状态,受到总量的限制,而劳动力质量则没有这种情况。
3.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和劳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各种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经济增长比依靠传统的劳动和资本要快得多。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大机器的利用使英国在短时间内从奴隶制国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另外,从经济增长核算方程亦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要改变传统的高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节约型的经济增长。
4.资本积累
资本主要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根据增长核算方程式,资本存量的上升会影响经济的增长。资本是直接由人类产生出来的,可以直接利用。所以,一个社会就可以从量上来对它进行直接的控制。另外,储蓄和投资可以推动资本的积累。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大众将闲散资金存储到银行或者是进行投资,从而通过各个市场的运作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5.技术进步
索罗模型表明,技术进步会推动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因为,劳动和资本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即它们不仅会受到总量上的限制,还会存在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但是,这些不足和缺点对于技术进步来说并没有,因此,经济的效用不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所以,相对来说,技术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中国的经济正在稳步增速中前进。在进行各方面调整过程中,通过探索与创新,努力加快解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困扰。让中国未来增长的成果能够被社会大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分享到,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加,更不应该是付出了“贫富差距扩大”的代价而获得的。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要有危机意识,要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尝试新的思维模式,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模式,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