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汇源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民营企业是指由控制或经营的个体,私营企业,自然人和民营企业各组织的企业,而民营经济被广泛地称为各种民营企业的总称。是指非公有制企业,如个人和个人。定义特征:从产权界定,企业与比例相对较小(小于49%),无国有资本或国有资本核算的民营企业。他们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壮大和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
民营融资的特点是,融资决策的基础是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另一个特点是,有在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差异。民营企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初创期 - 成长期 - 成熟期 - 衰退期,而民营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民间借贷多,财政支持少。正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民间借贷成为维系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渠道。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民营企业一般没有财政支持,即使得到财政支持,也只是政府股权资金或零星的补贴资金。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资金需求的快速增加。传统的内部融资、商业性的信用融资等渠道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相较而言以商业票据、信托以及资本市场为代表的外部渠道还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对单一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增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有效的扩充融资方式迫在眉睫。
现阶段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短期借款为主,相较其他低成本融资方式相比,银行短期借款期限短、借款金额有限,会对民营企业造成较大的还贷压力,融资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融资渠道的成本低不能选择,所以它也增加融资成本。
银行是中小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企业信贷时,存在风险控制压力的凸显,从而带来精细管控、金融和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滞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缺乏对信用的理解,缺乏执行政策,缺乏管理团队的刚性,以及缺乏考核和激励机制。对民营企业信贷等金融服务的供给,迄今为止仍陷于困境。
在我国金融生态中银企合作是民营企业实现资金融通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模式,应当充分利用好银行的资金纽带作用,加强与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深度,扩大与其他金融主体之间的业务往来范围,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让金融机构敢贷甚至多贷。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避免企业法人追求资金短期收益,而应当通过不断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与激励为抓手,树立企业经营长远目标,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率,强修“内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全程参与者,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应当注重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通过阶梯形薪酬体系设计吸引并能够留住人才,打造精英模范团队。与此同时,企业融资管理专业性较强,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需要具备分析能力和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同时,融资渠道广泛,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各渠道的融资条件、成本、风险和期限等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由专业化的融资管理团队来为企业的融资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控制融资成本,减少融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涉及财务、融资、证券、法务、审计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确保融资战略实。
担保难是造成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建立中小企业公司信用担保体系是长久以来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打破商业银行与企业“胶着”状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需要政府、担保机构、融资对象和民营企业共同前进,是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企业信用、提高银行融资的质量,也是尤为重要。要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资金风险补偿制度,提高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设立、控股、参股担保机构,放大第二还款资源容量。商业银行对准入的担保公司,要适当提高担保倍数,降低担保费率。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自我经济利益与社会收益的双赢。在没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东背景下,解决好资金融通是当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客观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得主要原因,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探究问题根本,并针对问题从自我竞争力提升、队伍建设、信用和融资体系完善三个视角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