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19-12-19 08:00芹,张宇,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外听力互联网+

刘 芹,张 宇,杨 威

(长春大学 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130607)

1 吉林地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传统的英语视听说课程的重心放在了听力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视”和“说”。传统视听说教学遵循“三步走”步骤:听—对答案—听[1]。这样的课程十分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现选用的教材一部分不太实用,其学习光盘中的多媒体素材年代久远,有一些内容是现在英语母语者已经弃用的。

1.2 高校重视度不高

本文调查了长春地区一些高校视听说的教学开展情况,发现其普遍重视英语语法教育,忽视口语和听力课程。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一些高校虽已设立了视听说课程,但是普遍课时偏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综合课程平均课时达到4课时/周以上,而视听说课程平均课时不到1.5课时/周,差距较大。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视听说课程;其次,视听说授课方式上欠妥。有些高校取消课堂面授环节,由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根据做题情况和上机时间进行考核。

1.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多种原因。首先,视听说课时少、学分少,给学生造成视听说课程就是陪衬的印象。其次,视听说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四六级英语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做准备,选用内容跟学生实际生活相差大,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最后,教师教学方面的因素。课时少导致视听说教学大多是蜻蜓点水,而且传统听力教学过于单一机械化,很难将视听说的内容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高校教师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容易注重理论语法知识,忽视英语应用能力。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教学实践在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进行,该学院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将大一本科班级分为A、B、C三个层次。考虑到 “互联网+”实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制力有一定的要求,故本调查暂未涵盖C班。鉴于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程安排相似,为了便于A、B班学习效果的比较,故在旅游管理专业分别选择2个A班,2个B班,共计112名学生为教学研究目标,从2018年9月到2019年7月进行了两学期的 “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实践研究。

2.2 方案设计原则

教育专家桂清杨提出,移动学习是中国外语学习的未来,将给中国外语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2]。现在移动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为趋势。语言学习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只有高质量的输入和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语言内化[3]。因此此次实践活动保留了教材上的精华,增加了互联网学习和语言实践环节。

“课内信息化课堂+课外信息化课堂”[4]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型课堂。本实践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渠道监督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做一个“创客”,将想法付诸实践,并在课内外、线上线下分享。

3 方案实施

3.1 课堂教学

将实践班级课时从1学期12节调整到16节,增加了在国外网络上的一些真实语言资料。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视频中的语言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辨能力。所有的互联网材料均为英语母语者述说,表达地道,贴近生活。

将传统的“三步走”听力教学模式调整为“多元化多感官”教学模式。改革后的视听说课堂输入材料不再是单纯的听力材料(见表1),而是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引发学生表达欲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多元化材料。在输入完视听说多媒体材料之后,教师趁热打铁,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引导他们展开相关讨论。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自由发言、分组讨论、上台演讲或者双方辩论。通过这些课堂活动,鼓励他们进行语言输出。

表1 课堂内使用的 “互联网+”多媒体材料(部分)

3.2 课外自主学习

课外学习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英语相关活动,如英语比赛、英语社团、英语角等。每学期在课堂内布置2-3次相关主题,由学生自由组队(2-4人1组),课后进行自学讨论,并形成PPT在课堂上用英语汇报。

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手段自主学习,比如从各种英语网站和APP上获取学习资料,像BBC、VOA、China Daily、每日英语听力、Ted演讲等;通过交互式APP进行口语练习,如英语流利说、趣配音、英语K歌等;通过相关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像高校MOOC、超星学习以及其他英语创客制作的学习视频。

3.3 评估模式

此次教学实践根据学生课内课外的表现进行评估。具体如下:第一学期,30%的课外实践+20%课内表现+50%自主作业;第二学期,30%的课外实践+20%课内表现+25%期末听力+25%自主作业。

课外实践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外进行的线上或线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教师主要靠学生在班级群里上传的学习过程截图、学习成果照片和视频进行评估。课内表现指学生在英语输入完成之后进行的思辨表达活动。自主作业指的是教师在课堂内布置主题后,由学生分组在课外讨论并形成PPT,在课内进行英语口语推介的任务。教师会从内容设计、口语表达、现场互动三个大方面来进行评估。在第二学期加入了传统听力测试的内容,主要还是考虑到四级的应试需要。

4 实践结果

在第二学期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少数同学进行了约谈。结果如下。

4.1 互联网自主学习的操作使用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的选择中,92%的学生更愿意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他们认为后者尺寸小,移动学习更为方便。课外自主学习提交成果的分析也显示出学生更喜欢用手机APP学习。其中趣配音、英语K歌、流利说APP提交的成果占到了75%,学生表示是因为这些APP的学习项目占用时间短、趣味性高、难度低。单词类的APP难度也低,但是此类上交的成果非常少,主要是由于战线长、太难坚持。新闻阅读类APP使用的不多,主要是因为新闻难度大,而且大部分新闻类APP题材严肃,学生不感兴趣。英语创客视频大约占到8%左右,主要是情景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对话,而且提交的学生大多为性格外向、基础好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程学习的比较少,主要是因为慕课、超星类似平台的课程时间长,学生难以坚持。这些结果反映出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制力的强弱,大部分学生还是倾向于使用简单、趣味高、占用时间短的网络手段进行学习。

4.2 视听说教学实践满意度

问卷结果显示89%的学生表示更喜欢现有的视听说教学模式,认为趣味性更高。但是有6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在以后的课程评估中加大自主学习的部分,更愿意在课内进行多元化学习。学生经约谈表示,改革后的视听说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大量的英语原版资料让他们不出国门却能了解到各国风情。但是,他们觉得课外自主学习太费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英语要求也比较高,而且在课外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很难自主解决。这些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受传统教学影响较深,学习方式比较被动,对自主学习还是有畏难心理。

4.3 教学效果

由于非实践班级数量太多,为了方便教学效果比较,笔者从非实践班级中抽取了位于中等水平的会展A班和网络工程B班同时间段的成绩作为比较对象。表2中的A班平均是由旅游2个小实践班级两学期的成绩平均而来,B班平均是由旅游另外2个小实践班级两学期的成绩平均得来。

表2 教学实践班级和非教学实践班级成绩对比

从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教学实践后,A、B班优良率均有明显的提升。实践后A、B班的优良率分别达到73%和52%,而非实践2个班即会展A班和网络工程B班优良率仅为51%和31%。(2)实践班级的A、B班得优率一样。这说明“互联网+”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即使B班基础相对差,却能取得跟A班一样的好成绩。(3)实践班级的A、B班及格档人数差别大。实践B班及格档人数占16%,而A班位于及格档的人数仅4%。这反应出互联网自主学习和课堂口语活动对于学生的基础有一定要求,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这些结论反应出此次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建议和结语

互联网自主学习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一个新教学模式的产生到完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基于以上调查,我们对“互联网+”背景下英语视听说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教学者起到借鉴作用。

5.1 应以课堂面授为主,互联网自主学习为辅

虽然移动学习越来越流行,但是远不及课堂面授中师生交流来得生动、直接。要学好英语必须要有大量的面对面的互动和沟通,单纯靠自学是很难达到高产出的效果。而且大学生自制力有个体差异,互联网自主学习难以监控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难免会让那些懒惰的学生投机取巧。部分高校不面授视听说课程,而是由学生自己刷机学习,这就衍生了高校有学生收费代刷机的业务,所以不能完全依赖于互联网自主学习,要适量。

5.2 教师要不断发展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业务知识

在过去,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手段有限,掌握的很多英语知识都是中国人闭门造车的,是中式英语,并不适用于英美国家。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最新鲜最地道的英语信息随手可得,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否则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猜你喜欢
课外听力互联网+
小满课外班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