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一带一路”倡议考察

2019-12-19 13:42梅晓光
关键词:世界市场生产力倡议

梅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的一条正确道路。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并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市场,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整个世界经济都处于重构之中,传统的贸易投资体系有待完善,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尚未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全球合作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大资源,积极拓展世界市场,以求对中国、丝路沿线国家乃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已经成立70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付诸实践已有6个年头,面对这个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而未来还需要长久投入建设的“一带一路”,我们有必要对当初这一倡议提出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这一倡议的使命以及在其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的意义作较为深入的考察。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时期的社会背景,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了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对世界市场的根本特性和运行机制作了深刻揭示,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世界市场①世界市场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市场交换场所,是世界各国通过互助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场所和领域。广义的世界市场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含国际金融、劳务、信息和技术市场,是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整体。联系起来考察,并把世界市场作为自己理论的逻辑归宿。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1]马克思在他计划写作的《世界市场》分册中,试图通过世界市场的总体概念阐明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总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因此,从理论体系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后的完整的一部分。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定的条件或者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这样。世界市场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随着世界形势不断深化发展,其前提和基础首先便是国内市场的发展。只有当一国国内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自身的民族地域限制,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交流;而如果国内市场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世界市场也就难以产生。对于世界市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190

世界市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还包括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自资本主义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以来,关于生产力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2]405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的扩大、生产和交换范围的逐步扩张强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也正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导致日趋密切的交往而产生的。生产力作为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兴盛以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的进一步发展带动社会分工的深化,使得商品的交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出现。

正处在上升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其工业、商业和航海业迅速发展,并伴随着世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活跃于世界各地,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资本主义世界。在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其他各个行业发展的同时,世界市场的发展规模和生产力水平同样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才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取得统治地位,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在经济乃至各个方面都保持领先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里,马克思所阐述的世界市场具有中性的属性,世界市场不只是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当年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基于国内市场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了全世界,利用世界市场实现了自身经济乃至各个方面更深层次的发展。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在国内市场和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也应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进一步地发展经济,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对此就具有十分有效的理论指导作用。故而,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也就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国内市场和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和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基于这个历史事实,世界市场才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开来。而对于我国来讲,我们之所以能够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由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广大的世界市场,进而促进中国和沿线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也是立足于我国的国内市场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

表1 中国生产力指标变化情况(1978—2016)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严重的官僚主义、经济结构僵化、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短缺现象严重、经济效率不高等长期存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欠缺,我国并没有提出“一带一路”这样宏大倡议的国内市场和生产力的基础。

为了解决计划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战略抉择,并采取了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经过反复探索,从1992年开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种类齐全的商品市场体系,在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商品呈现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状况,并且已经实现由市场进行配置;要素市场方面,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但仍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也已经较为完善。正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市场这一机制来配置资源,我国国内市场得以不断发展,从而我国的生产力也以惊人的速度提高。

到了2013年,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贸易体,并且根据权威经济学家的测算,从PPP的角度来讲,2014年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第一大经济体了,即便按照汇率法计算,到2020年前后中国也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3]78-79中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在世界的占比也越来越大,“2016年,按照汇率法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4.8%”。[4]如表1所示,相较于1978年,2016①在国家统计局网站里,《中国统计年鉴》目前只发布到2016年.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前者的202.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前者的140.2倍,农村和城市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有了极大的增加。相较于1978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2016年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1978年的62.5倍、168.8倍、424.5倍②国家数据[EB/OL].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不仅如此,中国还拥有全球单个国家最大规模的货币储蓄和外汇储备规模。截止2016年,我国准货币供应量储蓄存款达到了1063509.4亿元③国家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EB/OL].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到2018年9月,我国拥有30870.2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④官方储备资产(2018年)[EB/OL].http://www.safe.gov.cn/safe/2018/0112/8053.html.。

同时,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在科技领域,如航空航天、量子通讯、超级计算机、高铁建造等,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而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国内市场和生产力的良好基础,中国的经济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增长姿态,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因此,在中国物质基础雄厚的情况下,中国更应该积极拓展世界市场以进一步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为了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中国才能够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才能以此来拓展世界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促进中国、丝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

根据官方正式公布的一系列文件,“一带一路”是一个涵盖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当代经济区域,但是又比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域有着质的超越,它覆盖的“世界市场”范围非常大。

“一带一路”跨越亚洲、欧洲,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沿线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来看,它的两端为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途径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和蒙古,全部里程7000多公里,沿线总人口接近30亿。作为陆上大经济带,这里还包含几个小经济圈,即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从而中国得以和欧洲经济圈深度连接,同时也深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发展合作。从“海上丝绸之路”来看,从中国的港口出发,途径南海、南太平洋、南亚、印度洋等海域,沿岸两旁国家众多,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和南非等,这些国家交通运输条件都极为便利,因而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一带一路”覆盖的这些国家中,总人口接近4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3%;经济容量超过2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30%,[3]3是一个潜在的巨大世界市场。且这里大多数国家为新兴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处于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上,贸易和投资前景十分可观。特别是“一带一路”将欧洲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连接起来,这一范围将成为世界最具潜力的经济圈。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这一巨大的世界市场,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基础上,面对如此广阔的有待深入拓展的世界市场,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世界投资贸易格局和投资贸易规则深度调整、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正发生深刻变化之时,中国酝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具有深远的使命。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与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包涵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并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来实现。因此,“一带一路”的内涵将远远超越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而且绝不像它那样搞单方面的输出,其最终目的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而,“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如下三大使命:

(一)探寻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之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距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整五年,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犹如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一带一路”倡议是将我国自身的各种优势变化为市场经济效益,在不断的改革与开放中实现经济发展的又一次创新。中国作为倡议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推动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在几十年经济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将丝路沿线国家带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征程。为了实现这个使命,中国需要将丝路沿线国家紧密地黏合起来,在真诚深入的交流合作中推动世界经济平稳增长。

(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浪潮最开始是在欧洲兴起的,并经过海洋传播,由地中海到大西洋,再到太平洋,最后覆盖整个地球。这种全球化浪潮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后果。表现为在海洋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陆国家却发展缓慢,而且与海洋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必然朝着不平衡的方向发展,即出现东方国家从属于西方国家,内陆国家从属于海洋国家的现象。而我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世界的平衡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典型的内陆地区,中国西部需要变自身的不足为优势,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中实现发展,但是一直欠缺一个突破口。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向西沿古丝绸之路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发展方向。通过推动西部与周边内陆国家进行深度的经贸合作,推广中国的优势产能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丝路沿线国家就可以获得利益,就能和中国共同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如此一来,由点带面,“一带一路”倡议将突破传统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模式,推动世界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长久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开创21世纪地区合作新模式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世界原有模式的一次重大历史性的突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的一次创新。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都是理论创新的成果,这些理论不同于历史上的各种理论观点,超越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平等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中国将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开创21世纪地区合作的新模式。

四、“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为丝路沿线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转变。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是对当代国际合作机制的重大创新。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世界上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已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对世界市场的拓展却有着很大的创新之处。第一,“一带一路”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不设置苛刻的规则,不搞封闭的“一家独唱”,而是倡导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一起参与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中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这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合作机制。第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一整套国际合作新思路。除了强调“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等理念,坚持“五通”外,还制定各项具体配套的经济战略规划,建立了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金融支撑体系,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以服务于世界市场的拓展。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也将在立体的思路和规划指导下顺利进行。

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是促进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工愈加细致,人类社会将会愈加紧密地依存在一起,全球历史性机遇与全球复杂性挑战同时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世界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国正致力于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中国和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即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尽管各国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道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是迈向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是一样的,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一带一路”倡导包容发展的理念,坚持互相尊重和平等协作的原则,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和核心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传统的各种经济发展协定相互独立,缺乏协调和兼容,因此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全向“一带一路”区域内外的国家开放,积极迎接世界各个国家或组织的广泛参与,实现各尽所能、各尽所长,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潜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致力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建设,从而实现区域内各项要素的自由流通,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扫除一切障碍。世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特色,在全球发展的问题上需要借鉴不同文明成果。“一带一路”倡议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以文明互鉴推动人类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纵观当今世界,各种冲突斗争不断,各种挑战不断产生,因此和平稳定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一带一路”倡导经济发展与和平发展两者并重,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两大资源,通过发展经济来推动安全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中国、沿线国家和世界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进步。

再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改变,各国都需要抓住这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正是中国的责任。[5]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5]530在这个实践平台上关键是需要找到一条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可行路径。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就是人类利益共同体”,[6]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就是通过这个联结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发生经济贸易往来的世界市场中的现实物质利益,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的世界市场联结起来的现实物质利益为着力点,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纵深,将这个“利益共同体”延伸至政治、社会、人文交往等各个方面。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也就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有效路径。

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的“一带一路”倡议,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是其提出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市场和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是其提出的现实基础;探寻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21世纪地区合作新模式是其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具有创新当代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路径的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6年之中,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让丝路沿线国家乃至丝路沿线以外的其他国家受益。现实已经表明,“一带一路”正走在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上。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生产力倡议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