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吴慧兰
临床上常见老年腹股沟斜疝,致病因素较多,是普外科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患病人群中常见男性,多见老年人,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修补及加强患者薄弱的腹股沟管前壁或者后壁[1-2],分析得出,若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延误治疗,可导致嵌顿及绞窄出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梗阻及腹膜炎,因此,临床上对患者有效治疗方案进行了研究及探讨。在临床上,老年人多发腹股沟斜疝,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腹壁组织结构会变得薄弱,腹压增加,可导致患者发病,分析患者发病原因,退行性组织中羟脯酸含量级胶原含量均显著下降,加之抗蛋白酶及血清蛋白酶比例失去平衡,老年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逐年增加,与患者年龄增加呈正比[3-4]。因此,临床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时,应对组织薄弱及缺损加强补充,可有效治愈患者疾病。本组实验中选定32例患者,研讨了老年腹股沟斜疝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
从本院临床2016年4月—2017年3月就诊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中随机选择32例,分组方式是随机法,试验组患者是16例,男女比例14:2,年龄分布是60~79岁,中位年龄66.5岁;对照组患者是16例,男女比例13:3,年龄分布是61~78岁,中位年龄66.0岁。可对比2组患者入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排除不愿配合患者,排除体质较差患者,排除合并严重肝肾不全患者。纳入标准:均确诊,符合老年腹股沟斜疝相关诊断标准,年龄60~79岁。
为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采用Bassini疝修补术(巴西氏法疝修补术),对患者疝囊颈部进行高位结扎,然后提起患者精索,将患者腹内斜肌下缘、联合腱于精索后方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之上,在患者腹内外斜肌之间置入精索,为患者实施逐层缝合处理。
为16例试验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使用网状补片及锥形充填网塞,为患者开展连续硬膜外麻醉,做一个4 cm至7 cm的常规腹股沟区切口,将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对精索进行仔细游离,将疝囊找出,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了解疝囊大小,然后为患者实施对症处理。不切开斜疝较小疝囊,利用漏斗网塞尖端,固定1针于患者小疝囊的底部最远端,经过内环口,将小疝囊直接翻入患者腹腔。处理较大疝囊时,开展疝囊横断操作,在患者疝囊顶部3 ~ 4 cm位置,近端进行缝闭处理,然后开展高位分离处理,内翻疝囊,然后将其塞入患者腹腔,填充时使用锥形填充物,固定4针至6针,位置是填充物边缘与疝环,深度持平于患者腹横筋膜,将精索提起后,覆盖腹股沟管后壁,使用网状补片,然后联合周围组织实施缝合处理。
2组患者术后均需要开展抗生素治疗。术后随访时间是2年。
观察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
衡量标准:利用观察法,统计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明显试验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均更为理想,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分析得出,由于老年患者容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包括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及便秘等,可导致患者增高腹内压,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疾病发生、进展及复发[5-6],另外,若患者全身状况不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部分患者可出现死亡,因此,应给予患者实施对症治疗,若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缝线断裂,患者容易疾病复发,因此,临床上对如何有效治疗患者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出于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现状的思考,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本病患者治疗方案的研讨。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效果显著[7-8],可应用合成纤维网,加强组织缝合,可构建无张力环境,对比传统手术治疗,可强行缝合不同解剖层次组织,可对组织原有解剖结构进行改变,可增大患者组织张力,修补加强过程中利用合成的网塞圆锥形,重建腹股沟管时使用网片,可将患者腹腔压力有效下降,符合无张力操作原则。
本组实验结果:明显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均更为理想。结果显示,老年腹股沟斜疝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行性及参考性均较高。试验组患者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对原有缺损及薄弱组织进行加强,可对腹部沟区正常解剖组织结构破坏进行有效减少,可对缝合张力增大起到有效消除作用,可获得牢固修补效果[9-14],符合患者生理学要求及生物学要求,可对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进行有效控制,可促进患者机体尽快康复。
表1 2 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
综上,老年腹股沟斜疝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促进患者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在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及运用。后续探讨中,应开展大样本研究,对患者治疗步骤及治疗方案临床优势进行进一步分析,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探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