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苗种高产培育技术探究

2019-12-19 07:56张卫业张铖付监贵杨彩根宋学宏
水产养殖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幼体青虾苗种

张卫业,张铖,付监贵,杨彩根,宋学宏

(1.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42;2.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大规模商品青虾养殖的基础是有优质、充足的苗种供应。目前国内青虾苗种培育多数采取土池培育的方式,也有的在探索工厂化育苗技术。无论是土池育苗,还是工厂化育苗,关键在于幼体开口饵料适口性和丰度。当幼体在I—III期蚤状幼体时,以单胞藻为主;当幼体生长到Ⅳ—Ⅶ期时,以轮虫为主。工厂化育苗,需专用设施,饵料有专池培育或使用商品饲料、螺旋藻粉、虾片等,投资成本相对较大,不利于广大养殖者应用。土池培育技术主要包括:池塘选择、池塘清整、施肥、合理放养、科学投饵以及日常管理等,但生产上青虾苗种的产量和质量均很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青虾成虾养殖的需求。近几年研究发现,在青虾幼体I—III期,正直黄梅季节,经常会因突然暴雨天气等原因出现倒藻现象,幼体得不到足够的饵料而大批量死亡。同时,也常常因水体固着类纤毛虫的大量寄生,使幼体不能正常脱壳而死亡。后期也因某些营养元素不足而出现脱壳不遂,捕捞后运输成活率很低。上述因素直接影响青虾苗种的成活率与质量,因此,至今青虾苗种规模化育苗技术尚无实质性技术突破,苗种培育成活率偏低,极大的影响了青虾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培育方法对虾苗规格与产量的影响,旨在优化青虾培育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该试验在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示范区青虾培育基地进行。试验选用苗种专用池塘16个,面积为3 340 m2,池塘深度为1.6 m、坡度为1∶3。采用4种青虾育苗管理方法,分别为A(施基肥翻耕、幼体出膜前杀灭纤毛虫、施加小球藻和氨基酸肥、补充钙磷、捕捞前泼洒芽孢杆菌和维生素C)、B(施基肥翻耕、幼体出膜前杀灭纤毛虫、施加小球藻和氨基酸肥)、C(补充钙磷、捕捞前泼洒芽孢杆菌和维生素C)、D(常规培育法),具体管理措施见表 1,每个模式重复4个池塘,育苗生产周期为3个月。

表1 试验设计方案

1.2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意义水平为P<0.05。

2 试验结果

经过3个月的培育,进行捕捞分塘,16个池塘,4种养殖管理方法产出的虾苗规格与产量见表2。表2显示,在青虾苗种普通培育方法的基础上,采取①施放基肥且翻泥深耕、②在虾卵出模前期杀灭池塘内纤毛虫、大型溞类等有害生物、③天气连续阴雨补充小球藻和氨基酸肥、④溞状幼体5~6期及后期幼体至仔虾期时补充钙磷、⑤出苗前3 d泼洒芽孢杆菌和维生素C等的A组虾苗规格、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培育组D组(P<0.05)或只采取补钙磷和泼洒芽孢杆菌和维生素C的C组(P<0.05)。采取前3项措施的B组产量也著高于C组(P<0.05),规格显著高于D组(P<0.05),但与C组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只采取后2项措施的C组体长也显著高于D组(P<0.05),但体质量与产量与普通培育方法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培育模式对青虾苗种的规格和产量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青虾幼体天然饵料在I—Ⅲ期蚤状幼体时以单胞藻为主;当幼体生长到Ⅳ—Ⅶ期时以轮虫为主,培养足够的天然饵料是青虾幼体成活率的保障。高效施肥方式能够保证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的丰度,所以该试验采用基肥翻泥深耕的方法,使肥料缓释,长期保持肥效,解决了直接施肥于水体引起的前期过肥、中期和后肥效消失快、水质难于控制的问题。肥料缓慢释放能够确保水体微生物繁殖及满足青虾幼体发育中开口饵料适口性需求。在连续阴雨天投放小球藻和少量氨基酸肥,弥补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长速度变缓的缺点,从而保证青虾幼体发育的有效供给,促进幼体与仔虾的顺利蜕皮生长。

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还要注重杀灭有害生物的问题。池塘中的有害生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型溞类,大型溞类对虾苗的危害主要是争夺水体中天然饵料、溶氧等重要资源,并且挤压虾苗的生存空间,从而影响青虾幼体成活率;另一类是纤毛虫,也是本试验中的重要发现,纤毛虫是病害,对青虾幼体的成活率产生直接影响,往往被忽视。该次试验中产量低的几个池塘中发现了大量的纤毛虫,而适时杀虫的池塘虾苗产量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池塘,这也证明了纤毛虫对青虾幼体的危害。

青虾作为一种甲壳动物,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蜕皮,从仔虾到成虾的生长蜕皮经过数十次的蜕皮,才得以生长。钙和磷营养元素影响甲壳类动物蜕皮的主要因素,水体适量钙磷含量能够缩短蜕皮周期,促进甲壳类动物生长,增加体长。因此,适时泼洒钙磷双补等物质,可有效补充因频繁蜕皮消耗的大量钙、磷营养素,保证苗种的规格与产量。

猜你喜欢
幼体青虾苗种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蚂蚁岛海域刺参浮游幼体发育过程研究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爱美的小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