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主题社会实践对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2019-12-19 20:42:32杜少杰李玉红翟凤敏唐世英
活力 2019年23期

李 娟 杜少杰 李玉红 王 岩 张 雷 翟凤敏 于 骁 唐世英

(承德医学院,承德 067000)

引 言

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是我国防艾工作的重要策略。自2003 年以来,我校一直坚持组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防艾工作,探索并建立了“OTT”模式。国内也有文献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指导学生防艾工作中,遇到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能力培养帮助不大,不支持这项工作。为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防艾活动,争取社会支持,我们研究防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为我校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含普护和涉外护理)、中药学等专业本专科在校生。资料来源:2011 年寒暑假,学生以小分队的形式回家乡进行防艾社会实践后,提交的77 份实践报告。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查找医生岗位胜任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能力影响的文献;文本分析法从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提取关键词;头脑风暴法确定关键词;用EXCEL 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访谈法深入了解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感受和评价。

三、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对我校大一至大四各专业在校本科生随机抽样进行关于“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他人能让你感觉学习医学知识更有意义”调查,1200 名学生分别有649、430、108 和13名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比较有帮助”、“有一些帮助”和“帮助不大”。认为“非常有帮助”和“比较有帮助”的学生占比89.9%。

(二)文本分析结果

国内有文献报道采用国际通用的经典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方法,得出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八大核心要素。本研究用这八大核心要素为基本框架,从学生防艾社会实践报告中整理出涉及医学生能力的关键词。

1.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

5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和信心,代表性的关键词有“正确的告诉公众蚊虫叮咬、共用牙刷或剃须刀、无偿献血是否会感染艾滋病”“耐心的解答老乡提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有信心战胜艾滋病”等。

2.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20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社会对艾滋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主要的关键词有 “预防艾滋病,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就是保护别人”“向身边人宣传”“流动人群经过我们宣传懂得艾滋病知识,他们更愿意同我们一起向社会宣传”等。

3.信息与管理能力

42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他们的信息与管理能力,主要的关键词有 “网络下载艾滋病相关知识”“制作讲座幻灯片”“组织能力”等。

4.医学知识与终生学习能力

32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他们的医学知识,主要的关键词有“原先对艾滋病略知一二”“整理村民提出的问题,为以后的宣传做补充”“掌握了艾滋病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等;学生在实践活动提高了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如“活动前再次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部分小分队成员自学艾滋病宣传手册内容”“坚定了专业思想,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5.人际沟通能力

61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主要的关键词有“说明来意”“阐述活动思想”“解答相关问题”“活动讨论”“说服各部门取得支持”等。

6.团队合作能力

60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他们团队合作能力,主要的关键词有“理解与配合”“双方达成一致”“分歧中磨合,互助中前进”“小分队成员默契配合”等。

7.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6 份报告提到社会实践活动种遇到的困难或挫折,他们通过各种办法解决了这些困难,主要的关键词有“对我们活动不理解”“改变宣传方式”“看在妈妈面子答应我”“打听到县里正在搞三下乡活动”等。其中,10 份报告提到防艾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8.核心价值观与医生职业素养

68 份报告提到了社会实践活动能提高他们职业素养,如“谦虚诚恳”“不服输的意志力”“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防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其中47 份报告提到了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主要的关键词有“感谢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感谢老乡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作为医学生,感到责任重大”“做出应有贡献”“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

四、讨论

通过对1200 名医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约90%的学生认为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他人能让自己感觉学习医学知识更有意义。访谈89 名医学生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开展与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更能提升医学生专业能力。无论是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还是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国家都提出了以医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趋势。防艾社会实践活动,除了使医学生加深防艾知识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外,对医学生其他的能力和素养也有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等职业素养

88%的学生报告中都描述了防艾实践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感或社会责任感、专业的认同感等职业精神,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性认知能激发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向当地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老师学习,使他们与社会公众交流时更加成熟,对自己胜任未来岗位更加自信。所以,防艾社会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现实问题。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怀,国内也有类似的研究结论。

(二)培养了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78%的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中提到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的,小分队内部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分工协作(如分外联组、材料组、摄影组等)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每个实践团队需面临和慎重考虑的问题。如何设计可行的便捷的实施方案,确保学生有意愿、有能力去实施,这对小分队骨干和成员都是个考验。

(三)锻炼了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79%的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中提到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由于在防艾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首先学生需与当地相关部门(疾控中心等)联系;其次,学生在讨论活动方案时,需协调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再次,学生在向社会公众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时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最后,在解答群众提出的防艾相关问题,需要用正确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磨炼了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约57%的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中提到了他们的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他们采取不断尝试多种的宣传途径、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重新调整小分队成员及分工提高其参与程度、通过自己家人帮助等途径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活动中练就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和承受住了来各方的压力,这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所必须的。他们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办成一件事情的不易,更加珍惜在校的学校机会,有助于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结 语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医学生开展防艾主题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防艾社会实践是培养医学生胜任岗位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防艾社会实践,医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锻炼了个人能力,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学生是防艾实践的受益者,所有他们参与防艾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没有活动经费支持和学校组织的时候,学生主动联系我们和学校团委寻找防艾相关宣传材料、队旗、宣传条幅等物品,自发的组织实践活动,使防艾社会实践活动一直坚持下去,从未间断。

不过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下一步研究将探索用客观的量化指标评价医学生防艾主题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