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荣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军体教学部,呼和浩特 6604078)
体育教育有助于人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的发展。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虽然新改革的出现使许多高校都以学生的终身教育为观念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出体育教育发展的不成熟与弊端。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在终身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思路。
体育教育是对于保持人身的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没有宽松的时间锻炼身体,身体与脑力的长期疲劳,难以拥有强健的体魄。为了更好的将精力融入到学习中去,在高校教育中,要实现终身教育,首先要学校要引导学生建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形成健康的理念,注重个人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教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校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能力进行培养,提供有效的技能指导。通过引导和教育的方式,减少锻炼的盲目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渗透的方式,将日常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教授于学生,为锻炼学生的终身体育技能的培养提供理论知识的指引,这对于学生的平时的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技能。
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上,一些学生存在上课不认真,对于教师教导的动作与方法不够重视,这样就会很难培养他们对于体育的热情,更有甚者每每到体育课程时就会选择逃课、请假等方式逃避体育课程。总而言之,由于对体育课程学习的轻视从而决定了学习态度的散漫,这样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终身教育十分不利。另外,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也影响着体育课程的教学,一些高校在安排体育课程的时候,一周往往只有1-2 节课程,而且一些课程安排在每天上午最后一节或者下午最后一节。这样的安排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且大内容的文化课学习使学生失去锻炼的机会,因此,仅通过上课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由此看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是产生这些现象的基本原因,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体系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环境与乐趣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夯实基础。其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不高,体育技能的欠缺也是当前体育教学终身教育培养的严重问题。作为一名学生,他们受到传统教育和家庭的影响,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轻视体育的锻炼,自然而然的就放松了体育课程的学习;另外,学校的教学系统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热情,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上无法调动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这样来看,学生才是教育之中的主体,只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进一步提升身体的技能,才能实现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培养。
让学生树立体育终身教育的意识,学校应当注重对于教学思想和相关设计的完善,进而培养出学生对于体育终身教育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的思想上,要注意将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的制度化培养,将学生的体育成绩纳入到总成绩中去,从制度上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在对于体育课堂设计上,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的人性化设计,提升教学理念。要依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采取增加体育项目的方式,充实体育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之上尊敬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自主选择确定体育课堂的内容,从而达到对于学生体育教育终身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对于体育活动的宣传,在校园内积极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以此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锻炼意识,主动的去锻炼;学校还可以采取组织多样化体育活动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另外,要注意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方式,将内外课堂相结合也是实现体育教育终身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仅要学会利用课上的时间进行教学,还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堂内走出来,由个人做题学习走向团体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在这样的活动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逐一的指导,指引学生注意活动中的盲区,进行健康的体育锻炼,实现体育教育终身的发展。
最后,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要想真正达到体育教育终身的目的,就要将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自主进行锻炼的能力为目的。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学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在增强个人能力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团队感和合作观,了解到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和真正的意义,并且教师在课堂之上不该只教授体育运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将体育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以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以此增加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全面发展,促使社会和谐。
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育对学生教育终身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对于实现高校学生体育终身教育能力,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注重对课堂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思想的转变;二是积极营造体育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增强体育运动的意识;三是除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之外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培养自己的锻炼习惯;四是实现课堂内外一体化。不仅是教师,学校也要积极参与到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中去,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