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蕊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北京 100053)
近年来,普惠金融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广泛关注。在国际上,普惠金融是指为一些低收入者或者小微企业等提供有效的、合理的金融服务。说起“普惠金融”,不得不提起“小额信贷”的概念,部分专家学者指出,普惠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小额信贷”。而“小额信贷”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其引入源头活水,使有需要的市场主体有能力参与到市场竞争以及发展中来。
相关研究指出,东部沿海地区居民对金融知识了解的程度比西部地区的居民要高,小微企业融资要相对容易。为支持东部沿海的经济特区建设,人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提供较低利息的贷款,还赋予金融创新自主权等,而这些在西部地区均较少,甚至没有,也可以说,我国西部的金融产业较东部落后。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存在。改革开放以来,调产业结构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5C”评估法是现在多数银行采取的风险评估方法,它从5个显性的方面综合评判贷款人的信用,而且成本较高。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其还款能力是可以从5C评估法5个显性方面之外的其他方面来体现的,因此传统的5C评估法需要完善。同时,应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使贷款模式多样化。
我国融资平台的层次较为单一,比如上市公司发行股份,须在全国层面发行,要求较高、审核手续烦琐,而不能从省级或者市级开始,这便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同时,我国缺少县级以及市级的融资平台,导致普惠金融的开展无法真正落实到西部村镇等偏远地区。
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发展缺少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这便影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前景、效率以及方向,因此需要完善普惠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这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小微企业的献计献策,携手一起构建和谐、稳定、公平的普惠金融发展市场。
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来说,要想建立高效市场,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应改变市场结构,加大小微企业的进场动力,构建一个开放、分层、多元的金融体系。同时,完善主板、中小企业版、创业板的法律体系,来保障企业融资通道的畅通。此外,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强化支付及清算的应用,普惠金融知识培训,融资网络的构建,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等。由于普惠金融的受众对象大众化、多元化,不仅其风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的融资理念也需进一步更新。政府相关部门应总结前车之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
目前“5C”评估法还是商业银行信贷的主要评估方法,人民银行为征信体系的主导。虽具有权威性,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用数据采集样本具有局限性,没有把互联网大数据纳入其征信系统采集的来源,不能全面反映小微企业主的真实信用水平,因此,可借鉴西方的征信经验,鼓励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入征信体系,由于其掌握着海量的数据,可以增加征信系统的数据来源,降低征信成本和风险。
目前,央行采用的是中心化征信管理模式,具有权威性。但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一旦中心受到攻击,那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将受到威胁。而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为建立可信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基础。可联合境内所有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每个单位都是一个接入点,共同构建一个不可篡改的、数据完善的征信系统。同时,共享信息也具有实时性,解决了数据滞后的问题。
目前很多小微企业不懂得如何融资,可在高校、企业大学开设普惠金融相关课程。在电视、广播、网络上加大对普惠金融的宣传。建行的“裕农通”把金融服务提供到偏远地区,也是对普惠金融的良好宣传与践行。
相关专家对普惠金融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他们认为现在的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网点信贷投放转向互联网平台投放。普惠金融传统的网点投放人力成本比较高,道德风险容易发生,甚至导致贷款无法按时收回,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利用科技的手段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针对运营方式,金融机构可以在农村、乡镇等地区提供类似建行“裕农通”的产品,同时,尽量减少物理网点建设,提高网点的使用效率。此外,政府也可提供适当的补贴和政策倾斜,使普惠金融得到可持续发展。总之,科技、创新与政府的进一步支持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
普惠金融是较新的概念,其发展会面临各方面的诸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可以完善法律、政策、制度等,使金融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优势,解决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瓶颈,从而让普惠金融助力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全面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