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研究

2019-12-19 20:42:32
活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宋 臣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济宁 272000)

引 言

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知识获取和成绩提高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硬性需求,高校方面要顺应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新媒体由于更顺应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兴趣,借助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新时期的大学生获得更高社会竞争力。

新媒体概念较为宽泛,当前可以把剔除了书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一切媒体资源都归类于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若高校无法对其合理使用,则学生受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会更为深远,若高校可以对新媒体合理使用,则其可以发挥对当代大学生的高水平培养作用,高校要考虑今后对新媒体的使用方法。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没有人可以不受应县,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常接触移动应用的分析,发现可以主要归类为通讯/社交类软件、视频类软件、自媒体平台,由于目前大量的通讯/社交类软件鼓励用户通过发表感想等方式展现自身,所以这类应用和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可以说大量学生只通过下载一类软件就可享受多种功能。

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软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受到积极影响,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和学生的生活更加贴合,学生的思想会受到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影响,让学生的思想素质获得提高。另一方面高校也可通过对学生留言的取样和分析,优化和变革后续的教育形式。事实上当前大量的高校除了使用当前开发出的新媒体软件对学生施行渗透式教育,也通过建成“表白墙”让学生发表看法,高校方面通过对其中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可总结学生思想与心理建设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更优质的教育。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可以说目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核心性,导致当代的一些大学生缺乏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一现象说明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严重的问题。具体缺陷如下:

(一)和学生对接不足

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较大,大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对于新鲜事物的体验热情较高。新媒体正是凭借这股“东风”,在当前迅速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多年的沿用和发展中并未发展根本性的转变,大量高校依然采用固定课堂地点授课和单纯理论讲解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的实践,目前的这一教学形式不但学生热情较低,也无法起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作用。

(二)学生需求探讨不到位

思政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基本位,抓准学生的需求后,借助新媒体提供教育水平。目前的问题在于,大量高校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让学生接受教育,形成教师本位机制,和学生的需求相隔甚远。

(三)采用说教式教学

说教式教学本身不能算作一种完全错误的教学制度,只是目前的教学中这一教学方法过于官方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个人需求严重不匹配,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教育水平降低。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一)软件平台使用

软件平台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对于微信等软件的使用,通过建立公众号让更多学生接受教育,另一种是对使用当前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软件,主要包括一些视频软件及短视频软件等,通过向学生介绍优质内容的方式,让其更好接受教育。

前项工作的推行过程,要求高校方面在建成工作号之后,不硬性要求学生关注公众号,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自身需要接受教育项目的分析,制定引导工作体系。由于最终目的是能够让更多学生接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所以要对公众号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探究,要求公众号管理者需要具有较高的运营经验,同时能够从学生群体中发掘优秀的稿件内容,并向学生推送。只有当公众号本身具有极高正能量宣传价值,并且能够和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贴合时,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内容推广工作可采用当前的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等,合理宣传优质内容,尤其是对于共青团中央等一大批优秀视频上传者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其上传的优秀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热情。

(二)注重形式创新

形式上的创新并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的教育内容,而是把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作为其中的一个核心,通过辅助性体系加入,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比如对于学生爱国情愫的培养,教师可以讲解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法律体系的先进性、人才培养计划的成效性等,创新的方法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并不直接讲解这些理论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视作一个核心,课堂上介绍的项目主要是优秀视频。同时工作号推送的各类优质文章,并举办线下,最终建成课堂、线上和线下的综合性培养体系。

比如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是,通过对比我国法系和西方国家代表法系内涵和理念,让学生自主评选科学度更高的法律体系,这种方式能够防止当前一些高校学生一味批评我国法律体系的弊端。课堂教育的内容是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之下,一些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效果视频,让学生提高了解水平。线下则可以通过合理制定辩论赛课题等方法,让学生可以深入思考。

(三)探讨学生需求

当前大量高校已经建成了“表白墙”等新媒体平台,学校方面要通过对其中内容的抓取以及学生上传数据的研究,了解当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比如发现在某一时间段内,大量学生对学生会的一些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颇有微词,则学校方面需要第一时间做好问题来源的调查工作,总结学生会工作中采用的不正确方法,通过与部门领导者约谈的方式,让其对后续的工作过程进行优化和升级,以防止学生的需求未能被及时满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认同感和取得成果的认同度,只有学生对学校有更高认同度时,才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个教育工作内。

(四)注重学生对接

和学生的对接需要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娱乐方式,并且了解学生娱乐项目对思想方面的深远影响。比如当发现大量学生沉迷短视频平台中的内容内容,且这类学生逐渐容易发出一些极端性言论,乃至形成反社会人格时,高校方面一方面要做好对这一现象发生原因的深入剖析工作,另一方面要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红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课上向学生介绍优质性的视频内容,课后通过建成长效追踪系统,了解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水平,当发现某教育工作未能达到设定目标时,则要优化现有的教学体系,另外也要分析这一问题是否是群体性的表现现象,对于个体性实践,可以让心理管理系统介入。

(五)修正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修正过程是需要完成的最核心任务是,高校方面建成“学生本位”培养制度,即通过对学生各项需求的研究,了解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和漏洞,之后能够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并填补教育工作的漏洞[3]。新的教学体系要能够面向所有的学生,需要辅导员以及二级学院要做好新媒体时代下,各类对国家以及核心价值观诋毁性言论的高效消除工作,可通过定期后不定期带领所有学生参观当地军事博物馆、我国抗战历史博物馆以及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方式,让学生对我国的发展产生更高的认同度,之后才能够让其投入到已经建成的新型思政教育体系内。

结 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与学生的对接效果不足、对学生的需求了解较为浅薄等,导致实际的教育成果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落差。解决方法包括修正教学形式、注重和学生的对接、探讨学生需求等,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提高个人素质。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