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征
(青岛一木布艺沙发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327)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制造业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导致制造业所面临激烈的市场挑战,如经营风险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等,都在影响着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企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自身内部控制着手,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提高制造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来说,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交流与内部监督这五个部分组成,制造企业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就现阶段的制造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准确的定位,各企业的内控体系不完善,有的内部控制措施和制度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这样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国外内部控制相对比较成功,我国内部控制还处于“摸石头过河”的发展期,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如内控环境缺失,分工不明确、内部信息沟通交流不及时、监督不到位等,这都是现阶段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
内控环境是保障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和落实的基础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内控的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内控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开展的各种因素,如企业经营管理风格、工作态度等等,都属于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但是,在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内控环境缺失,企业管理层对内控重视度不够,内控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侧重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而忽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负责制造企业内部财务报表、财务管理活动的追踪和控制,审核制造企业各项表单,确保财务管理活动的正产进行,降低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需要根据制造企业所处的市场风险,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但是在现阶段,有的制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比较松散,不能快速有效的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导致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存在着财务管理薄弱环节,这样会导致数据信息真实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现阶段,制造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作为保障,有的制造企业虽然制定的内部沟通交流制度,但是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导致内部信息不能快速及时的传递到位。再加上制造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层不及时掌握基层员工的实际需求,各种有效信息不能及时传递至企业管理层,导致企业管理决策不能贴合实际经营状况,降低内部控制执行的成效。
完善的内控体系,监督与审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实际的内部控制监督过程中,由于制造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对内部监督和审计部门存在着抵触心理,将其看作是监督自身管理行为的一个部门,觉得自身行为自由受到了限制,不愿意参与到内部监督和审计环节中,导致内部监督工作困难重重[2]。此外,有的制造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存在着监督漏洞,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存在着“侥幸”心理,导致内控监督浮于形式层面,很难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成效。
制造企业管理层要从思想意识层面上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结合内控工作的实际需求,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应的内控知识宣传与学习,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掌握内控相关知识和理念,并严格按照内控的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确保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内部控制的相关人员要定期对本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内控相关知识的汇报和宣传,增强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充分发挥出企业各个管理层的榜样带头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增强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全面有效的落实内部控制工作。
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分为管理内控和财务内控,共同组成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其中财务内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企业任何一个环节运转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企业要重视会计控制工作,监督和控制企业各项资金运作的全过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制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首先,要明确会计控制职责,合理配置财务管理岗位,并严格划分财务管理权限和范围,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经营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会计控制部门,确保企业内部各管理岗位权限的相互制衡,提高会计控制的效率。其次,加强财务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渗透到企业各个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高效进行。最后,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预测、评估、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完善,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
制造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引进各种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和技术,建立起信息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加快内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信息采集、整合、分析、汇总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制造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3]。同时,制定完善的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内部信息交流机制主要是确保制造企业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各种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也能及时下发至基层员工,增强企业内部各项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和及时性。而外部信息传递机制主要是对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社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传递至企业关键的管理部门,加强管理部门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和掌握,及时改进和调整内部控制措施,增强制造企业的社会适应性。
内部监督是内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升制造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制造企业要根据当前内控体系的实际,完善现有的内部监督机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软件,搭建起信息化、动态化的内控监督平台,并对制造企业各个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控,实现实时化、动态化监控,全面提升内部监督的效率。同时,要设置专门的内控监督机制,主要负责制造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加大内部监督力度,规范员工行为,落实内控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杜绝徇私舞弊等情况的发生,全面提升内控效率。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需要营造内控必备的环境氛围,加强制造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借助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加快内部信息传递,实现各种信息的传输与共享,确保内部各项政策的“上传下效”。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内部监督管控体系,加大内部监督管控力度,落实内控措施,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