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欣
(贵州省织金县第二中学,织金 552100)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通过数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它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要素,事实上,这是具有数学特征的六个关键能力。 《标准》认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传统数学教育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2001 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在传统“双基”这个一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三维目标,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所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现在核心素养论述中的必备品格。但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没有成为目标,因为在描述“过程与方法”时使用的行为动词是“经历”“体验”“探索”,并没有说明通过这些“过程”让学生获得什么。为此,在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时,把“过程”目标表述为:通过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和实践的基本经验,这就把传统数学教育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四基”的提出是在传统的“双基”的前提下,加上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基本思想包括三个要素:抽象、推理和模型,即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由此可见,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双基”“三维目标”“四基”的修正、整合、继承和发展,而“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必然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彰显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数学学科教学的目标和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为素养而教,用学科育人。同时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也必须依赖于数学学科本身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以及对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所以说,数学核心素养反映的是数学本质、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方法,它是在学生参与相关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使不是数学问题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和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教师在教案中呈现的教学目标实质是课堂教学目标,又称为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规定的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后,学生所达成的预期学习标准。 对于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术语,我们可以按“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来区分。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其核心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规定,即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宏观的教育方针,确定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也应以此为根据。数学课程目标是宏观目标,它指出了学生达成目标时的数学水平、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特征,但并不具体指明特定的学习。单元教学目标属中观目标,用于计划需要一定时间(几周或几个月)学习的教学内容,依据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而设定,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而课堂教学目标是最具体的,是微观目标。
它专注于具体内容的学习,只处理细节,在计划日常教学中发挥作用。因此,目标表述应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述学生可观察得到的行为,如知识水平的变化、情感态度的变化等。这些变化的发生,是可以用书面考察、口头陈述等方式检验得到的。此外,动态的课堂源于教师面对的是智慧体,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但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也是动态的,将失去其指导教学的意义,教学会变得“随心所欲”,因此,它又是相对稳定的。
当同一教学内容,面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会参差不齐,故而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最低期望要求,要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能因为目标的表述而限制了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预期要到达的“目的地”,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要达到的“四基”、能力和态度的变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掌握……”“培养学生……的思想”等表述,指向了教师要做的事情,是不正确的。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能只重视“理解什么”“掌握什么”或“得到什么”等状态量,而忽视“经历什么”“体验什么”“探究什么”等过程量,因为这些过程是学生形成某一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譬如数学抽象,学生只有通过对某一具体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才能形成一定水平的“数学抽象”素养。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堂课,而是要将具有逻辑体系的知识前后连贯起来,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设置具有整体性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认真思考数学的本质及体现的数学思想。当前,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淆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缺乏单元教学目标的中间过渡,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具体,难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