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昌
(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遵义 563002)
教师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把教与学完美结合,有效创新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到学习中,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师盲目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减少教师的教学时间,给予学生合适的时间进行思考,能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动力,增强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逻辑性,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无法提高教学的效率,还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不仅丰富的教学的内容,也为数学教学注入了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视频以及优美的音乐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节省了课堂的时间,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并不意味着要改变教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入一些新颖的信息资源,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能够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和具体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着积极作用,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很多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但这种不当的使用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机械的知识灌输。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显然是无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清楚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求来适度运用,通过与传统教育方式的结合来完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于十分便捷和直观,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变成图片或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使知识学习简单化,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环境变得轻松自由。在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数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又会应用到生活中。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就要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其主要目标是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思维发展能力,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应从哪里着手处理问题,从而学会独立自主处理问题。学生能从两个圆位置的变化了解到圆与圆其他不同的位置关系。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圆的知识,并根据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圆心距和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相应知识。
制作教学课件是高中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而教学课件制作的好坏就会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并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课件制作的素材,保证教学课件对学生的足够吸引力。另外,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对于以往接触信息技术不多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能在一定的困难,无法让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呈现出来,甚至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平时多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并在课件制作中借鉴优秀的课件内容,保证教学课件的质量,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会主要以板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就会受到教师绘画能力、黑板功能的限制,无法让学生快速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实现,其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在屏幕上随意、快速移动三角形的某个点,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发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相较于知识的直接灌输,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为其后续的验证提供了思路与方向,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提升教师教学有效性与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的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运用,保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应用,为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