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哈报集团ZAKER 视觉技术中心,哈尔滨 150017)
深度报道,系统反映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揭示其本质和意义,甚至预判未来发展趋势。相较于普通报道方式,它更侧重回答新闻要素的“为什么”和“怎么办”。深度报道一直是传统媒体生存的重要法宝,是媒体融合转型标配之一。新媒体时代下,10%的人生产优质内容给90%的人看的规律仍未改变,专业生产优质内容的价值仍存在。
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体格局的激荡与深刻变化,深度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一方面,传统媒体纷纷转型过程中大量缩减深度报道内容;另一方面,因时间和信息源局限,深度报道随之出现了缺乏核心信源、“事实不够用”等硬伤。与此同时,优秀深度新闻人大量流失,很多坚守的媒体人也表示“守城太难”。
业内对优秀深度新闻人的评价是:一半靠天赋,另一半靠神经病,好记者都是出色的“患者”。怀揣新闻梦的一代代新闻专业学子真正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会很快发现,媒体人,尤其是深度报道记者,是一个最需要靠信仰去支撑的职业。演员姚晨曾在主演电影《搜索》后表示,她认为做记者最可怕的不是你在一线冲锋,那至少还有一种成就感,最可怕的是重复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单调枯燥的事情里……
表面上的英雄主义与新闻战场上的冲锋陷阵背后,是诸如找人这种最细小、烦琐的工作。这是最考验一个记者双商的事。只有找到人,才能挖到最新、最好的内容,才能找到新的角度。你的媒体,以及你的公信力,才能在更多人心里建立起来。大部分是深度报道记者没有固定战线,每天扎在各种可能出好新闻的地方,训练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用长长的文字和时间赛跑。但同时,要努力去敲开一扇又一扇禁闭的门,仰仗陌生人的怜悯。
在江歌案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真正去报道日本的法律体系、案件审查进展和现场情况跟踪等事实的媒体少之又少;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网络上的媒体几乎都在讨论“保姆该不该杀”,仅有少数专业媒体关注到事发小区里的消防设施是否摆放到位,消防人员能否及时赶到现场……新媒体时代下,很多自媒体流量大号是评论号的所谓新闻舆论场,基本停留在“全民互撕”的状态。
此时在坚守的深度报道记者,仍然坚持记录柴米油盐与个体的欢笑苦痛,记录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脸上的表情,让这些成为这个时代与历史的细节。他们拥有对重大事件的独立判断与操控的能力,为读者提供事实,增强公众的判断力,也避免了新媒体时代所普遍面临的深度报道事实稀缺的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的深度报道,其价值体现也需要置于当前舆论大生态中来加以理解。当前舆论生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情境:①传播主体的话语权竞争;②传播内容的“红灰黑”较量;③传播心态的情绪化传染;④传播渠道的社会化动员。深度报道应扮演好四种角色,即:话语引领者、内容建设者、心态调控者、社群组织者。
值得玩味的是,传统媒体深度报道式微的同时,一些自媒体开始尝试深度报道,主要体现形式为非虚构故事写作和特稿式报道。如火爆一时并引起网络持续讨论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整个故事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影视剧,带着强烈悲情和自嘲,同时点燃了“医疗资源不均衡”这个公众关注的最热点。文章出来后,全国医疗机构都抓住这个机会普及流感等医学知识,促进知识传播,同时更多媒体用深度调查的方式,查找事实,深入医疗领域展开调研,就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提出深度拷问。
自媒体“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与传统媒体“第三人称”的手法有所不同。自媒体的叙述手法具有很强烈的带入感。在新媒体时代下,为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一些以深度报道为优势的传统媒体,如《人物》杂志,也大量采用自媒体使用的叙述方式和语境,改变叙事视角,甚至尝试改变事实真实的标准。
《人物》杂志可以说很好地保留了一定规模的、集结了曾就职于全国优质媒体的深度报道记者和特稿记者,其稿件产品的最大特质,就是它亲民、贴近又克制的文风。这正是因为它一直保留着特稿的特质。特稿,是一种近10 年来才普遍在中国纸媒上出现的一种新兴体裁,国内以《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冰点为代表。2005 年之后,特稿兴盛,在《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杂志等主流新闻刊物,以及全国杰出的纸媒《新京报》、成都《华西都市报》、广州《羊城晚报》、长沙《潇湘晨报》、昆明《都市时报》,都为特稿保持着固定的版面,并大力培养全国闻名的特稿记者。
特稿是新闻通讯的3.0 升级版。业内对特稿有一个很高的评价: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个数字,一个人的遭遇却可以写成悲剧。它拥有任何体裁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它具备两个要素:对事实最大限度地准确传达,以及对事实最大限度地精彩表达。相比通讯,它更加追求对细节的捕捉、场景的还原与理性的筛选,并与价值观的判断同步进行。它强调对情节、细节,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此同时,它要求记者要有“分身术”:一个自己匍匐在地搜寻事实的鳞片,另一个自己高居云端,悲悯众生。特稿记者更像一个导演,靠的是画面感、镜头感、冲突、结构、采访的技巧,把所有的价值观尽可能丰满立体地呈现出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特稿打破了传统的独一价值观。它不会给你一个唯一答案。
形式上来说,深度报道能否发展为全媒体报道,也值得思考。深度报道媒体人可以强化并且非常有资本来强化视频生产能力,尝试从传统文图型报道转向全媒体转型,使深度报道拥有多个维度体现。《新京报》已经就视频与文字的融合报道展开尝试,并在融合报道中尝到甜头。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京报》调查组仅尝试一年,就在2017 年刊发了调查报道56 篇,同步配发调查视频66 条,总点击量逾2 亿。
一个忠实的深度报道媒体人,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心灵状态的能力,挖掘它的公共性与冲突性。从个人性格上说,拥有被再多现实磨去棱角,依然会感性地去愤怒、去感动、去欢喜、去幸福的能力,这样的记者,做出优秀稿件的优势会更大。
深度报道媒体往往更善于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单调和大环境的冲击下,继续坚守初心和底线。坚持走下去的动力,归根结底来自心底的情怀。一个优秀的新闻人会坚信,打开那扇门,透过那些故事,可以让公众看到,还有很多温暖与美好在这个时代默默地、顽强地存在与生长,希望唤起公众内心深处对正义、良知、悲悯、宽恕与自由的向往。他们怀着做这个职业的初心,在这个时代,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给予尊重,记录每一个个体,带着对时代的使命,努力做时代的眼睛,还有历史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