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李娜 杨司汉
(攀枝花学院,攀枝花 617000)
近年来,广告语已成为商品宣传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语翻译也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本文是以香水广告语翻译为例,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随着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享受相同商品带来的喜悦。提到广告,我们便不由自主想到电视上播放的广告,以及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这也反映了其显著的特点,分别为简短易记、突出特点、号召力强。香水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21 世纪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美的需求越来越显著,香水更是成为爱美人士必不可少的随身之物。故本文从中西方香水广告语中入手,分析其文化差异。
篇幅简短,容易记忆,是广告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具有这一特点的广告语往往能朗朗上口,更容易为顾客熟知。举个例子,兰蔻(Lancôme)奇迹香水广告词: Miracle, so magic!翻译为中文,“天地间,你就是奇迹”。无论是英文广告语还是中文广告语,字数简洁,却又能传递信息。这款香水是清亮柔美的粉红色调,象征着黎明时的光与希望,代表了世纪初的明亮灿烂。加上广告语的渲染,更让人为之心旷神怡。这样的广告词不仅使顾客活力满满精力充沛,更因为其独特的温暖气质,让每一个顾客都坚定自己的信念。
一则广告的核心内容是广告语,而出彩的广告语能更简洁的突出产品特征,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吸引消费者。例如,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 在2009 年发行的限量版男士香水 CK One 的广告语:We are one for all for ever。翻译为:我们同在一起,每一刻,每一人!这句富有张力的广告语凸显出了CK One 推崇的生活方式,吸引并培养了一群具有时尚观念的年轻消费群体。
所谓号召力,也就是能够唤醒群众的魅力。在香奈儿(Chanel)五号这款香水的广告语中有着极大的体现。“Every woman alive wants Chanel No.5”,译为:每一个女人活着都渴望有一款香奈儿五号。这句广告词所表达的内容简洁明了,直击心底,表达出香奈儿五号是每个女人的追求。香奈儿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曾说过:“不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这句话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女性对这款香水的追求。
广告语翻译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为曲折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主要媒介。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文的形式,又保留原文的内容,为读者带来更为原汁原味的意境。例如,巴宝莉(Burberry)一款香水的宣传语为The good thing in life never change,这句话用了直译的方法,翻译为:生活中美好事物永存不移。这句广告语以鲜明的立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澎湃热情,生命之美好,恒久不变。令人联想,巴宝莉香水也是一种永存、不可缺少的美好事物。又例如,安娜苏(AnnaSui)某款香水的广告语为Live your dream,这句话也是直接字对字的直译为:实现你的梦想。这句话表现出安娜苏香水对于梦幻主义的追求,简单明了,明白如话,让你知道,使用这款香水就能距离实现梦想跟进一步。
是一种比直译更加灵活的方法,不拘泥于表达形式,只需传达内在含义,并且用当地人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转换。香奈儿(Chanel)五号的另一句广告语为:I wear nothing but a few drops of Chanel No.5 这句话翻译为:不需要任何装饰,只需几滴香奈儿五号。这里并没有逐字逐句反应,而是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对原句内容进行转换,从而体现出对此款香水的热爱之情,将香水与有形的衣服和饰品做比较,有一种无限芬芳的超脱,点滴即可创造之感,十分美妙。再举个例子,迪奥(Dior)真我系列香水Gold is cold. Diamonds are dead. A limousine is a car. Don’t Pretend. Feel what’s real. C’est Ca Que J’adore(最后一句为法语),翻译为:此时,黄金显得冰冷,钻石缺乏了生机,豪华轿车也不够吸引,不要造作,感受真实的奢华,唯有,迪奥真我香水。这里也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用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对这句话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迪奥香水广告语用一如既往的奢华派头无视了许多人渴望的东西,秒杀了黄金、钻石和豪华轿车,用此凸显自己高贵的品味和地位。
随着近几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早已成为国际商品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广告语翻译,更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广告语翻译在促进国家地区交流的同时,还受限制与不同区域人民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习俗差异、生活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历史典故等等。笔者将简要介绍几种差异,以及在此差异下,原文与译文的区别。
中西方人民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对同一事情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以GUCCI 的Rush For Men 这款香水的广告语为例,原文为A masculine, rich and modern fragrance that combines lavender, sandalwood, incense, patchouli, cedar and musk. 译文为:包含薰衣草、柏木、檀香木、琥珀、杉木、麝香等,这瓶香水非常适合懂得享受的男人使用,在生活中悠游自在,享受无拘无束的感觉。仔细对比原文与译文,会发现在许多地方是不对等的。原文中的masculine, rich,modern 这三个单词是对香水气味的评价——充满阳刚之气,香水浓郁并符合时尚潮流。但译文中并没有类似表达,译文中的评价对象从“香味”转移到了“消费者——男人”,评价维度也从“鉴赏”转移到了“男人的情感表达”。这与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联系颇深,这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文化压抑着中国女性,使古代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男性的社会地位,并且延续至今。故这则香水广告语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提高了男性的主导权及地位,更能迎合中国的男性消费者。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在审美方式、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上存在着种种差异。以Chanel Egoiste 这款女性香水广告为例,原文为:Spicy woody vanilla fragrance with a strong personality. For a mature impression,翻译成中文:辛辣木香调的香水特别适合有个性的女性使用,花香、木香再结合上果香,体现时代女性自我、干练又不失女性温柔的本色。译者使用了合并、增词法等翻译方法,译文与原文中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由两个小句组成,传达出的信息是——对女性的成熟的形象的欣赏。而在将其翻译为中文后,发生了一些改变,使用了“有个性、时代女性、自我、干练、温柔”等具体的词汇,体现了对成熟女性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与中国人的审美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方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以及审美理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不同,中西方的审美自然存在很大差异。无论是儒家学派还是道家学派,在奠定我国人民的审美观过程中奉献了力量,从而造就了如今的“中式审美”。谈到成熟女性,中国人自然而然会与“知性、干练”等一系列词语联系起来。故,这个译文详细阐释了“成熟”,符合中国审美。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与欧美大陆上的发达国家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发展状况的不同,也成为广告语翻译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文:A decidedly lighter, fresher, softer interpretation of N ° 5 ……a silky-smooth harmony of notes that reveals the delicate facet of the now and forever fragrance.(选自香奈儿国际官网英文版 )译文:仿若初识的悸动……香精、香水、淡香水以及低调奢华版香水……每一种香氛演绎都展现了N°5 的微妙变化。 如今,香奈儿调香 师贾克·波巨的全新创作—低调奢华版香水,以细致透明的和谐感,为这个永恒经典的符号注入低调优雅的诠释,为N°5 传奇续写辉煌。(选自香奈儿国际官网中文版低调奢华版香水)。香奈儿香水早已为欧美人熟知,相对而言,国人对这一品牌了解很少。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国商品逐步进入中国市场,香奈儿这一品牌才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英文原文仅对这款香水本身进行介绍与描述,而中文译文采用了增词法,增句法,概括介绍了香奈儿这个品牌,以及香奈儿著名调香师贾克·波巨,从而使中国消费者了解香奈儿的背景与内涵。
本文结合香水广告语的简短易记、突出特点、号召力强三个特点,对香水广告语翻译进行了简要探究。并提出广告语翻译的两种翻译策略:直译和意译,并分别举例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从文化角度分为思维差异、审美差异和发展状况的差异三类,并对其充分解释。因此,在广告语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应分采取三步走的战略:①充分了解广告语,指出其主要特点并加以利用;②选择直译或是意译的翻译策略,使其能更好地表达原文内容;③从文化层面你对广告语翻译进行解析,使之更贴近于目的语,更能为读者、听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