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2019-12-19 12:11:59顾义菊
活力 2019年24期

顾义菊

(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一小,毕节 551700)

引 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并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应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生动起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媒体演示分量过重,忽视了传统手段

媒体演示确能达到直观、形象,把静止的物像进行动态化的处理,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学生的动手感知。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他完全依靠计算机的课件演示,学生从头到尾观察屏幕来回答与长方体有关的特征。我们觉得这样的教学又显示了另一方面的单调,在图形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直接触摸模型是非常必要的。尤其长方体的物件随手可得,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去找一些长方体的实物(如长方体的纸盒等),课中先让学生观察手上的物件去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它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这些棱的长度是怎样的,这些面的形状和大小又是怎样的。当学生在认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时,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刚才学生发现或者还没发现的特征。

(二)媒体展示时机不当,降低了思维价值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尤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思维活动的过程。而多媒体演示确实能很好地启迪思维并演绎思维过程,但如果运用时机不当就会降低学生的思维价值。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10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当学生尝试“37+25”的计算后,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画课件。课件演示了个位上7 根小棒加上5 根小棒得到12 根小棒,把12 根中的10 根捆成一捆移到十位上,则十位上就由原来的3 个十加上2 个十,再加上进过来的1 个十得到6 个十。显然课件的演示是相当形象的,但也正是课件的演示占据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计算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算,或者先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去演示以上的课件,其思维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们知道教学研究一定包括教学手段的研究,而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那怎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我觉得应该抓住信息技术的特有功能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一)创设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会给课堂带来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而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一般可从生活化情境和本体性情境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但无论是生活化情境,还是本体性情境,总的要求有两点:一是要看情境是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二是要看情境是否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突破难点

在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内容单靠语言传输和传统手段的演示,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思索的问题,那用好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上的许多难点。比如“圆的面积”的教学,要让学生感知到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它的面积越接近长方形,这样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转化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利用Flash 动画软件,制作一个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等份、8 等份、16 等份、32 等份……并逐步展示拼图的过程。

同样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把圆柱沿着底面半径平均切分成8 份、16 份、32 份,再把它们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学生在观察、想象中会感受到随着切分份数的增加,长方体底面的长越来越接近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三)拓展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说每一节内容和每一个教学环节只要精心设计,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思维。那如何借助多媒体拓展思维,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如何借助多媒体引发学生多向思维;二是如何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借助多媒体引发学生多向思维的关键要针对内容的特点和思考的需要进行。比如在以上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除了把圆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之外,还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要求学生把圆割拼成其他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问题如果仅靠学生凭空想象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借助于多媒体就能把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演绎得非常清晰。

在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做法上,特别要注意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后,再利用计算机呈现想象的图像,从而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高的本质内涵,先针对高的定义让学生好好地思考“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借助计算机从一个三角形先画上一条底边上的高后,就把这个三角形连同这条高一起进行旋转,使学生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不管三角形怎样转动,这条底上的垂线仍然是这条底上的高。

结 语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环境,重构了课堂教学形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