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勃茹
(天津泰达水业有限公司,泰达 300457)
党建政工工作的一体化管理主要是以中央发布的关于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指导,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依照发展形势的变化及现代企业建设需要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供水企业作为社会能源供给的核心企业,也要对一体化管理提起重视,以保证达成内部管理工作目标。本文将对此集中进行讨论,并通过管理研究,分析管理改革的途径。
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在于形成整体合力。即与党建政工工作相关的组织,包括纪检、宣传、工会、信访、团委与干部、人力资源等部门,达成统一管理目标。目标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统一,以保证工作资源得到整合,整体合力的体现能够保证党组织的领导力度更强,得到更理想的工作成效。
为了真正确保资产经营、安全生产及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共同部署安排、考核等得到落实,年终总结考评党建政工工作完成情况成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以共同进行评价并落实奖惩。这样能够真正确保党建政工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相融合,保证达成管理目标。
基于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融合发展模式图,以党的建设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为根本,以持续推进中心工作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具有“发展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商共建”的党建新格局的一体化发展平台,实现机制、组织、服务、载体、阵地等方面的统筹建设和发展。
不少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都身兼数职,因而很多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都会感到分身乏术,自身精力不够,也难以满足该项工作的开展需求。党员干部是国有企业工作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党建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自身工作能力会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能够决定到该项工作的开展成败。再者,应积极健全经费保障制度,科学增加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经费,并把经费列入财务管理之中,努力完善经费投入制度,不断提升对各项组织活动、设施建设等层面的经费投入,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提供经费保障。除此之外,还需积极建立素质保证制度,可通过开展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及能力,使其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不断更新,确保党员干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参与到企业党建工作之中,最终保障落实目标。
健全的制度是一体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健全相关制度,能够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各个环节加以保障,在最大程度上抑制其中阻碍因素的产生,保障其落实质量,使其落实成效能够得到凸显。同时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也能够使相关人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参考性依据,不至于盲目解决问题,致使问题解决客观性不足。对上级党组织而言,应以年度、季度与月度等为指标,来合理考核相关工作内容,实现对相关工作的精准定位,以提高该项工作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真正落实国有企业工作责任制。
党建政工一体化模式所牵涉的项目多、覆盖范围广,所以如果要确保整个体系的规范运作,首先必须要建立起长效机制,企业党组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去完成一体化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要依照党建工作的形势变化制定新的任务与工作要求,要针对企业的党建工作制度设立保障机制。要分层次对党组与基层单位的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从党组层面去思考,以现有的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议事规则为基础,增加党员领导干部参与的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领导班子的成员联系点制度以及领导班子成员的基层调研规定。同时,必须要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依据,进一步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思政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建立起更加完整的制度体系,覆盖各级党组织,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形成具备特色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的严格落实,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形成以制管权,依照规章去行事的风气,依靠制度去管人。将多方面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以保证一体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随时代趋势而不断创新,要确切落实党建政工工作管理的一体化模式,对于创新的工作思想及工作模式要提起重视。要充分体现出各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体现出实践与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要从对新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着手,对于先进的员工进行总结表彰,对优秀工作成果进行推广,营造创新气息浓厚的工作氛围,激励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更加积极地开展工作创新,确保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任何活动都要有载体,党建政工工作也是如此,活动载体是党建政工工作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主要途径。为了做好一体化管理,要针对每年的党建活动确定主题,这样能够进一步实现党建工作一体化的目标。通过有特色的党建政工活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党支部活动的目标与任务得到落实。同时,对所属的基层党支部实施目标管理,确保每个支部都有独立指标与任务,将责任、指标落实到每名党员身上,保证体现党支部的核心政治功能。从而更好地推进一体化管理。
企业是社会体系当中最为基础的能源供给机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的工作更要不断改革,才能满足当前时代的社会用电需要。党建政工工作的一体化是企业当前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文中进行了集中讨论,以供我国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