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遐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重庆 409000)
随着新一轮课改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观念迅速深入人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更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导向。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也随之而成为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思考与体会,从理论角度对此谈几点原则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关键,而问题的提出需要依托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营造热烈的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体会政治知识的内涵。如,教师在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时,以即将到来的2022 年冬奥会为例,让学生了解这类大型的体育赛事,能带动张家口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国家和社会。从而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了解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各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作用,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让学生思考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让学生认识我国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效率。
上段中已有指出,从本质上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生性学习感悟,无论是政治认同与科学精神、还是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基本方面),其养成都是以此为核心的,因此,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显得至关重要。课改后的人教版高中政治几乎每一节都设置了大量问题栏目(即“虚线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合作探索学习。总体来说,教师应减少传统的以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为目标的灌输式教学,而多采取新课标所倡导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去产生感悟。当然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具体方式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布置难易适中,包含有该课蕴含的核心素养要素的学习任务或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去完成。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现代教育理论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高中政治的学习评价亦应基于新课标基本理念,即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基本导向,“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这是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兼顾结果和过程。比如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教学内容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在组内的学习表现,即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活跃度、深度等,不仅教师要给予各组评价,还应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间相互评价,这就是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生活处处都有高中政治中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模拟生活情境,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展示出来,也能调动起学生对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教师只是用口头讲述和板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无法深入理解政治知识,还会很快忘记教学内容。但在模拟生活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中,自主编排和设计情境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教师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投票的情境。如,用投票的方式选出班上的三好学生,让学生把想投的学生写在纸条上,放入投票箱中,由教师统计。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体会另一种投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让组长了解组员的意愿,由组长做代表把选票投入投票箱中,让学生感受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区别,并说一说两种投票方式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锻炼了学生的理性精神,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情境创设应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展,让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如,教师在教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设情境,为学生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在预习环节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了解我国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当代文化生活呈现出来的特点。接着,可以让学生讨论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向学生展示现代文化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当代文化生活的优点和弊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认识文化生活的正确走向,自觉抵制腐朽落后和不良文化,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从而在感受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原则,即培养学科兴趣,奠定基础;彰显主体地位,用对策略;注重学习评价,提供保障。事实上,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己之见,尚望同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