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12-19 12:11:59杨柏仓
活力 2019年24期

杨柏仓

(贵州省赫章县第二中学,赫章 55320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所以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教育,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高中信息技术又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需要在教学时能够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科学合理的去开展。此外,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促进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要去不断创新,能够去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而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本还在沿用以前的内容,教学方式没没有改变,以致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不高,其掌握的信息技术不能够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次,受到主科学科的影响,学校将信息技术这种副科学科的教学时间都缩短了,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落后,难以被全面推行。再加上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不重视,因此老师也不会去重视这门课程,以致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有些学校受到设备的局限,导致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会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都取消了,导致信息技术教学的落后,这严重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二)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不够

在高中教学中,受到高考的影响,对于信息技术这种副科的重视不够,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常以形式为主,导致学生不能重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去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另外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操作结合的学科,理论只是基础,操作才是实际,而在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致于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牢固。另外,在当今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在课堂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影响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三)学生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使在教学工作的开展比较吃力,最终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针对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导致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要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是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老师设置问题,让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这一章时,这一节的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所以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习小组先进行讨论,对本章内容有个大体的知识框架,然后老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课堂的学习问题,使学生能够进行思考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二)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

新课改要求学校必须重视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能够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此外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能够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去完善教材,使信息技术的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的学科素养。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条件,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定期的考察,以提高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够掌握到足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己的积极作用。

(三)注意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教师应当在实际授课过程当中把握好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之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性。唯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遴选方才能够更加科学。具体而言,教师应当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其对信息技术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应当依托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以便让班级信息技术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教师必须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鼓励和肯定,以此来培养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心。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发现,不同小组的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时,其学习进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在巡视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完成进程情况时,当看到有小组的学生所采取的问题研究方法不正确,或是是研究进展相对较慢时,则便会为其进行辅导,以便让其能够理顺思路;对于那些研究进展相对较快的小组,我则会提醒其认真检查,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如此一来,将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四)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推动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能够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去主动学习,接受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结 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学生掌握到信息技术的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新课改下,要求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革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