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艳
(贵州省赫章县实验中学,毕节 551700)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处理题目中的英语信息和知识点的应用上都有着较大的困难。而思维导图则是将枯燥无聊的英语知识点、英语信息等理解较困难的知识转换为文字、图片等较为直观的英语信息,通过对杂乱的英语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让同学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英语思维导图的引用,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对整个英语体系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避免同学们对知识点的遗漏现象的发生。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英语知识点过于零碎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大,英语的学习较为烦琐复杂,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在将烦琐的英语知识转换为具体的英语知识难度较大,这也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出来。然而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利用,可以明显地较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难度,可以帮助同学们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效率也会因此而上升,同时带来的还有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心的增加。高中阶段作为一个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黄金阶段,因此老师如果可以把握好这个阶段,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对学生们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也有很大的裨益。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学生可以将英语基础知识与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学生还可以对课文中包含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有良好的掌握,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有足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通过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手段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和思维性,通过图文的辅助能够更加详细、形象的展示课文的内容。这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开始课堂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教师还要向学生渗透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在备课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可以将文章的中心话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带领学生做头脑风暴。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能够对文章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欲望,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对学生今后鼓励和引导,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出来。教师还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课文中的词汇,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环节。通常来说,对于一篇文章,学生需要阅读三遍。第一遍的时候进行快速的阅读,第二遍的时候进行选读,第三遍的时候进行细读。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首先,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并且将各个段落的内容用关键词的形式表示出来,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和主要分支。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再一次阅读课文。在这一次的阅读中,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对文章的主旨和主要信息有更快地掌握。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完善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对其中的细节内容进行补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不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文章的主干抓住,形成对文章的正确认知。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在阅读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回顾,分析文章的重难点。这样不仅能够将知识框架直观地反映出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头脑风暴,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话题进行思维的发散,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做出有效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灵活的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