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红
(贵州省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宋旗学校,安顺 561000)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英语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进行表达与理解。思维品质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思维是否具备逻辑性与创新性等特点。文化品格是指学习者能够利用英语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及道德价值观念。学习能力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所具备的能力,即能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在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并进行及时反思。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能在帮助学生对已经习得的英语知识进行整合与汇总、输出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对于实现综合化、素质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人们在待人接物及为人处事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敏感度,而且能加深他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及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造成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能在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并体验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进而培养其英语思维,促进其英语知识的有效习得。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习得好的方法与技巧,比通过死记硬背更加有效率。有效的学习应基于科学的方法与技巧,而不是通过强记或者硬性的方式进行“痛苦”的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不仅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从培养其英语语感着手。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英语语感,才能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高效。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教师就必须采取一些针对性强、高效、科学的方法,给他们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利用互动性强的方式,不但有效调动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还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教师在整个互动会话过程中可以倾听学生的会话内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语言,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语感,进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识培养对于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是相当重要的。而跨文化意识就是学生在面对异域文化时具备的包容与尊重的心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采取教学方式,将西方国家的优秀方化融入英语课堂,这样既能够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I’d like some noodles 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呈现出来。在上课之前,教师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国外的饮食文化及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收集、分类、整合,并通过视频或者动态图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观看完后,让他们对比中西方文化,加深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了解,增强文化敏感度,培养跨文化意识。
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除了要重视整个培养过程之外,还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着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如适当加入一些带有明显生活化特色的内容或者问题,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微课等将原本固态、抽象的英语教学内容变得动态化、具体化,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其思维品质,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不仅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场所,而且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如果教师沿用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动态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将“生本理念”渗入整个教学过程,以课堂辅导者的身份协助学生、指导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对话或剧本,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出来,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情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多途径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