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2019-12-19 12:11:59王艳辉
活力 2019年24期

王艳辉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中心小学,通辽 028000)

引 言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面对小学这种特殊的群体,该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在实践层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由浅到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一)任务和实践有效结合

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重学生是否能接受和是否能理解,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低,如果任务难度大会失去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所以任务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任务,提高任务的可操作性,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信心,增强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科学合理的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设置任务时注重灵活性和开放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这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任务驱动法注重的是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任务的设置,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任务驱动法根据有思考价值和操作性。另外,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实践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传达,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传达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任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所以在教学任务制定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是现代化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在设置任务时,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生氛围,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时教师必须要彻底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平台,并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热衷于探索信息技术的未知知识。

(二)设立方案,确认任务

一般情况,学生在接受到任务后,需要对任务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任务的具体思路,使其能够完全掌握任务的具体思路和任务完成的流程。比如利用计算机向老师发一份电子邮件,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任务后,要知道发送电子邮件分为几个步骤,并对步骤有着熟练的操作能力。首先是电子邮件软件中的基本操作和具体的设置;然后是需要会文字编辑,此时文字编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电子邮件软件中编辑,并会设置字体格式大小等基础操作,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办公软件上编辑,然后复制到电子邮件中;最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电子邮件进行美化,例如,添加一下自己喜爱的图片,确认无误后点击发送,这时一份电子邮件基本操作完成。通过设立方案,让学生对任务有着具体的了解,并掌握任务的具体完成流程,可以有序地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出现反复操作和错误操作的问题。

(三)采取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成长阶段,不仅认识能力低,且思维不够严谨,在学习上基本上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学生,那么这种学习方式一定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自主完成探究过程,研究学习任务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更是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实施高效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相互讨论和探究,提高自己认识和巩固知识。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教学,然后对小组内进行合理分工。此时教师只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并全面控制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方向和了解整体的进度,为学生自主探索和反思提供了充足的平台和机会,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和学习方式。

(四)评价任务进度,鼓励学生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任务教学法应用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展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准确了解到学习任务的设置。教学任务的设置只是驱动教学法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准确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学结束后学会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对其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励,帮助学生鉴定自己的学习动力,针对学生操作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指导学生进行改正,确保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顺利完成。教师的评价必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到学生的操作水平,但是评价方法要科学合理,不能盲目进行。另外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及时参与到教学任务之中。

结 语

任务驱动法能够准确地检验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更是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参与到每个小组中,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及时指出问题并加以改正,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