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9-12-19 12:11:59
活力 2019年24期

丁 强

(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杉山小学,瑞金 342500)

引 言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真正把小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必须实现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景,感受数学问题为切入点。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之目标。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最终为生命服务。数学教学中到处都有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生活现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逐步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找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内容,让学生改变传统思维能力,运用生活经验探索数学,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数学的魅力。以人为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生活学习的理念,积极思考和探索教材中的问题,充分发掘教材知识,使学生可以发展自己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将生活教学融入小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设计符合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生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积极探索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生活化教育是指教师在生活中发掘数学事例,使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过去的纯知识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要有趣地收集接近生活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对生活化教育的本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理解生活化教育具有亲历、实践性、意义性和感情性的特征。教师重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义,但忽视了学生的感性构成。感性可以说是生活化教育的触发因素。贯彻生活化教育全过程,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对于情绪上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育中的知性轻情,停顿式轻生的振兴。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生活化课应该应用小学数学课的实用内容,学生应该从课堂学习如何将课程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养成从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只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生们才能形成更好的生活化数学学习能力。

(一)运用生活化语言,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年龄不大,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再加上数学知识具有专业性、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理解障碍,在解题时频频出错。为了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将严谨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以“10 以内的加法”教学为例,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奖励情况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应用题:“XXX 同学生字本上得了5 朵小红花,计算本上得了3 朵小红花,他一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同学们对“小红花”非常敏感,有的用数数的方式数出答案,有的用加法算出结果,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大声说出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让他们明白了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怎样解答。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也能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二)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学数学生活化资料卡

想要做到在生活当中寻求数学,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制作一张专属自己的生活资料卡。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和数学相关的事情时就可以写到这张卡片上,最后可以自己独立解决,也可以拿到学校和同学或者是教师进行分享共同解决。资料卡片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复习巩固提供一些资料。不仅如此,学生生活资料卡的使用还可以进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资料卡的交换和分享,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资料卡来进行学习,就可以更好地做到共同进步,也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条件。

(三)提高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力策略

通过听课与观察和对学生的随机提问,教师不仅要提高对某些形式结合思想的使用能力,还可以发现教学存在不足的问题。例如,五年级老师讲授分数的含义时,老师介绍了分数的概念,解释了分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们概括分数的概念是什么。学生把单位1 平均分开,说这一个或几个数字就是分数。之后,教师进行了介绍分子分母的下一步,没有深入说明这个概念的内容。在后面的练习部分,学生们还不能理解分数概念,发现学生们在进行相关练习时会出错的情况。下课后,有些学生随机提问,问他们是否真的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很多学生没有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结 语

基于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置的生活情境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高度重视这种教学手段,还要从语言、问题等细节入手,不断丰富其教学内涵,将其灵活运用起来,既让学生从小形成主动学数学的习惯,也为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