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龙
(红寺堡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吴忠 751999)
目前我国田径队竞技水平在不断上升,但是田径运动中田径队员的技术水平仍未达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学校田径运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本文旨在探讨田径队业余化训练中现存主要问题及问题原因,并针对当前田径训练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对策阐释,望促进我国田径队业余化训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田径队业余化训练的可持续化良性发展。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田径运动比赛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田径的基础性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良好精神品质,对田径人才的选拔具有积极作用。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冰雪项目,为备战2022 年北京冬运会,国家体育总局依托跨界选材的办法选拔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其中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在学校田径队中选拔出的,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同时作为搞好田径运动的基础,田径队业余化训练在整个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国际田径发展的现状可见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田径运动员都是从田径队中选拔出来,逐步变得更加专业化,由此证实在田径队中培养田径人才是可行的。但在我国专业田径队许多方面还未得到完善,田径队的发展仍处于基本阶段。除此之外,我国田径人才数量严重下降、人才技术素养未达到预期目标等因素都充分证明靠田径队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成田径队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国家应更加重视学校田径,在校园推广田径队,普及校园田径运动。
因我国田径发展体制存在一定问题,许多青少年在从事田径运动行业后得不到未来生活的保障,由此导致我国田径人才数量严重下降。要适应田径发展,就必须改革现有的田径队伍训练发展体制。此外中国少年田径队和青年田径队虽然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田径队技术水平仍然未达到预期目标,由此也导致田径队人才素质偏低。
我国田径队的训练时间并不少于国外田径队,青年运动员对田径运动也具备较高的积极性,在此种情况下我国田径运动员水平仍未达到预期效果,明显原因就是教练员的训练方式与自身教学能力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对田径教练员的培训极度重视,相继对各级田径教练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但实际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培训中考核不够严格,多数教练员不够重视,导致培训的效率以及效果普遍不高。除此之外,在选聘教练员时不够专业、不够严格,并未真正了解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以及教练员的自身专业素养。
近年来,我国对田径队业余化训练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性产生了深刻认知,以下从普及校园田径队业余化训练、改革培养田径队人才的体制、选聘最优田径教练员三个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田径队业余化训练可持续化发展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田径运动人数减少的现状,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的核心工作就是应与教育部门积极主动合作,大力发展校园田径运动。要大力普及校园田径运动,就必须采取教育管理的方式,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并进行社会合作与协助。学校田径队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是每个年级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田径代表队。所有的田径运动工作者都应该知道,只有校园田径真正获得普及,我国田径队业余化训练才能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提高和发展田径队人才,以达到国家田径队和专业田径队所需,是田径队业余化训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普及基础是田径队业余化训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二。为了保证田径运动员的素质以及未来健康发展,学校应设立职业田径队,还应充分发挥田径队自身优势,包括训练条件、教练员、人才培养等方面。鉴于过去的田径运动院校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完善田径学校的监督和准入体系;其次,充分利用当地田径运动协会的田径运动资源,促进学校田径人才的培养,积极为田径队运动员创造条件,鼓励社会有能力者创办课外田径训练中心;最后,为加强高水平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培养,田径队与当地田径协会可以选择优秀田径运动员,组织夏季、冬季训练营,进一步寻求和培养田径人才,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田径人才的需求。
田径教练员是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整体训练过程的核心角色,在田径队业余化训练中,教练员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各类人才培养单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教练员的选聘和管理上。教练员必须深刻认识到田径队业余化训练的技能与战术基本训练对田径运动员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借鉴国际田径队业余化训练的基础经验,因此,所选聘的教练员质量对田径队未来业余化训练发展尤为重要。
当前田径队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技能水平不够高、人数较少,想改善当今田径队业余化训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从观念上把田径人才选拔培育的重要地位摆正;必须把保证教育作为田径队训练的前提;必须寻找培育最优教练员。应坚持田径学业两不误原则,大力推广校园田径队业余化可持续发展,修改田径队训练体系,做好田径队业余化训练中教练的选拔以及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