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晶
(肇东市博物馆,肇东 151100)
博物馆作为典藏人类文化的殿堂、传播历史与科学的课堂,以其深厚的底蕴、无可比拟的文化形象和吸引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文化地标,并赋予这个国家和城市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灵性。一个国家或地区博物馆的发展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20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且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也主要分布在美、英、法、德、西等国的大都市中。博物馆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形成对等的关系,社会发达程度越高,博物馆的发展水平越高。博物馆既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各项指标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8 年底,全国博物馆达5 355 家,比上年增加217 家。2018 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5 万个,教育活动近27 万次,观众达11.27 亿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1%、33%、17%,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近五年内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近500 个,博物馆成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认同的“国家客厅”。藏品是博物馆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博物馆存在的根本。一个博物馆的藏品特色,通常代表了该博物馆的特色,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经长期实践与理论研究获悉,藏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征集工作是博物馆藏品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根据自身性质、任务和定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途径将符合条件的文物或者标本征集到博物馆中来。征集藏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考古发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征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交换等途径征集的藏品,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原始记录。
鉴定就是运用综合方法包括传统经验和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检测等对文物藏品的真伪、内涵以及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加以判定,给出不同的级别定位。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真伪、分类、定名、时代、质地、工艺或技术、价值与定级。文物征集过程中一般先有初步鉴定,征集后再组织专家组进行下一步鉴定。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文物的年代测定、质地以及损害程度等检测。
从博物馆自身藏品出发,进行科学研究是博物馆藏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立藏品档案、陈列展览、知识传播的前提和基础。藏品研究也是博物馆整个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这项研究与其他研究工作有交叉关系。就具体藏品研究而言,除了本馆人员外,博物馆也经常为外部人员提供研究服务。
藏品保护是指为阻止或延缓藏品劣化、变质所采取的一系列主动的防护技术与措施,既包括传统的技术手法,也包括现代的科学技术与理念。博物馆是藏品的收藏场所,是藏品的最后家园。藏品保护工作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尽力保持原状,确保藏品的安全,使藏品处于适宜的保存环境中,防止藏品发生有损其珍贵价值的变化。藏品保护的要点是区别对待,从库房设置、存放环境控制以及存放设施、条件和管理等方面综合入手,具体包括防潮湿、防干燥、防污染、防灰尘、防光辐射、防虫蚀、防老化、防变色等。环境监测与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概念。
藏品管理是博物馆的基础性工作。藏品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四项:一是藏品来源清晰。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得藏品,博物馆通过征集、考古发现、标本采集、民族学征集以及接受移交、购买、交换、接受捐赠、调拨等方式取得的藏品。二是藏品信息完整。有关藏品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尽可能挖掘出来。三是账目、档案完备。建立藏品总账、分类账及每件藏品的档案,并合法办理备案手续。四是藏品库房。保存环境科学,设备和设施有充分保障,重要藏品有专库。藏品管理工作的内容有以下七项:一是接收。凡是新入馆的文物和标本,必须按照入馆凭证或接收单据,随同原始科学记录一并交给藏品保管部门,办理接收手续,这是博物馆进行藏品管理工作的开始。二是鉴选。藏品保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新入馆的文物和标本,用科学的方法,对文物、标本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作出正确的鉴别,确定年代、地区、作者和来源,定出科学名称,评定它在历史上、科学上和艺术上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分类。经过鉴选,确定入藏后的文物和标本,必须进行科学分类,要综合考虑藏品的历史与现状、藏品质地与性质,同时要考虑库房条件和取用的便利。四是定级。我国博物馆的文物类藏品划分为一、二、三级,称为珍贵文物,其他称为一般文物。五是建档。包括填写藏品档案册和藏品编目卡片。藏品档案册的内容包括:藏品入馆的原始单据,藏品来源的原始记录,发掘品的发掘报告及出土方位和层位图示,提用凭证,修复记录,注销凭证等。藏品编目卡片包括:名称、尺寸、重量、质地,现状、来源等。六是入库与库房管理。要按类入库,依登记号顺序排列,按不同质地分类排架。藏品入库后,进入库房管理环节。七是日常保养与修复、复制。建立藏品消毒、修复、复制、标本制作和科学实验等工作。修复不得任意改变其形状、色彩、纹饰、铭文等。复制品要加标志,以免真假混淆。复制品使用的材料、工艺程序、复制数量和复制时间要详细记录归入藏品档案。
以上五个方面清楚概括了博物馆藏品工作的内容,可见藏品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科学而又严谨细致的工作。就此情况,博物馆管理人员在管理博物馆藏品的过程中需要对保护博物馆藏品予以重视,积极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把博物馆藏品保护好的同时,最大化地将博物馆藏品的内在价值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