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苗
(滨海新区党校,天津 300451)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其并非单纯地为了混合而混合,也并不是盲目地迎合市场发展需求,而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面临的环境下所做出的的必要转变。产权混合仅是改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利用“混合”来规范体制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向好发展。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改革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成为国有企业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向。文化产业竞争是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综合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文化产业与经济相结合,对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能起到三线并行的积极效果:①经济竞争力及活力更强;②文化产业实力更加雄厚;③综合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有所提升。不论改革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在国企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都是重中之重,国企在新时代的改革能否实现创新型发展与创造性转变,重点在于能否将自身改革发展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从而来引导整个行业去变革与创新。
时代背景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定一马当先。
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广阔的地域,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中西方交融碰撞形成的新的文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8 年提出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将成为21 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那么,中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国有企业又拥有雄厚的实力,那么开发文化产业的任务就日益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GDP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国家间的竞争尤其是文化竞争也日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在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从而保护本国文化安全。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文化产业推动国有企业发展,以国有企业为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者深度纵向融合发展,能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也将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它引申出来了一条文化产业链,它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效益,那么在类似于这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的投放,我们大众受到了这样一个文化环境的熏陶,对大众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群体的认知,那么这样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社会群体的一个共识,从而达到了简单的二十四字去维护整个社会共识和社会秩序,这对于我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那么我们也推行更多更好地能够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礼仪文明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器,国有企业在成为这个载体的时候就彰显了大国发展有其重要的推动器,以经济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优秀的文化产业及作品被广大群众认知并认同,从而达成一种优良的社会共识,引导社会向善向好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格局始终在不断扩大,不论是宽度还是深度,全球化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随着外来资本输出的同时,外来文化也对中国文化造成一定冲击。所以,只有当自身文化过硬过强,才有能力去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并合理的吸收其中有益部分转化为自身财富。因此,利用国企这个大的舞台,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的光彩,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身软实力,在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同时,积极在世界的舞台上宣传中国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下的中国,国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政策的扶持下,拥有这样的实力与底气去承接这样庞大的文化产业和历史使命。并非市场垄断,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恰恰证明了国企正在积极转型去适应当下市场的日新月异,以国企的庞大助推力去推动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国企的转型升级,来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积极传承中国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
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让微观市场趋于平衡,对于宏观经济问题仍不能有效改善。那么在当下,中国人民日益富足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追求日渐增多,市场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文化产品的发展如果得不到有效调控,发展则会参差不齐。那么不好的文化如果发展却得不到及时控制,危害的就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本身,更多的是文化消费者。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从而通过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来实现市场调控,那么文化市场很有可能发展的良莠不齐,一些优秀的文化得不到肥沃的土壤。一定程度上,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反映国家长期发展目标及发展结构,只能从一个侧面来反映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那么这样的局限性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
首先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能否有效融合。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众多行业中都占有很大比重。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混合所有制推进存在障碍,有能力有资本的非国有企业是否愿意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里,加入之后,彼此在认知和认可上能否达成一致。在混合所有制法律缺乏的当下,国企能否有效的面对非国有资本的加入以及自身环境的转变。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会造成国有资本流失的情况,时代的浪潮下,国有企业是否有把握调控好宏观市场,及时止损,减少流失,坚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和性质。而且,在文化产业日益高度发展的今天,国企混合所有制推进就面对能否正确合理处理产权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政策及经济上都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国有企业的产权也有国家信用作为强大的后盾,非国有企业在产权保护方面缺乏相应机制。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仍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产权交易规则及程序,非国有企业在面对自身产权不能确保得到充分保护,也不敢贸然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浪潮中。总而言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做出的正确战略决策,国企的转型升级,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改革是历史浪潮下的必然选择。
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例,国有企业利用其优势,将文化产业渗透旅游产业,让旅游产业进入文化产业。我们以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为入口,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旅行。那么,在面对旅行选择的时,排除经济考虑因素,那么首先考虑的是旅行的目的地是否能带来深刻的印象。一个旅游景点是否能够吸引人群,除了自然风景优美,主要在于自身是否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同时文化创意也是文化产业能否焕发活力的关节,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发展。国企依托创意内容进行融合渗透发展是国企进行改革的重要模式之一。旅游景点借助国企的平台和其文化产业的传播途径来传递其内容,从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激发文化产业市场和旅游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的方式来与其他产业融合,以文化产业为核心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增强综合竞争力。例如发展成熟的动漫产业,除了有服饰、影视、玩具等一系列周边产品外,会利用优秀的内容去发掘新的文化产品,增添新的文化创意,例如端游手游等网络产品的开发。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中国影视行业蓬勃发展,国漫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以这样一条文化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影视剧国产动漫更新迅速并且质量提高,汉服这一服装产业也是日益高涨,以影视资源为基础的端游手游也是备受欢迎。以文化产业一个基点撬动多个产业发展,国有企业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在其基础上发展多个产业,对于国有企业本身发展会带来巨大效益,同时也将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宏观调控的角度去引导文化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国有企业以文化产业内部的业态,依托其进行产业重组融合,更重要的是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在此模式下追求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果创新。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大部分属于小微企业,企业多实力却不强,行业集中度不高,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强大助推力,那么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给众多小微企业创业平台,提高产业集中度,能有效地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增强国家文化产业活力与竞争力。
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改革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是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推进,市场焕发新的活力,文化产业在国企的帮助下,在众多非国有企业的推动下也将是欣欣向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下,需要着眼文化强国,以国企为平台,让文化产业站上更大的舞台,以国企为领跑者,引领整个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改革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是国家对文化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也将带给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