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霖
北京,一座城,一个人,一个季节,一段美好记忆。
翻开日历,突然发现自己离开京城,回到丽江已经整整一年光景了。在感叹时间飞逝的同时,也引起了我对京城的美好回忆……
去年6月6日,奉命到北京亦庄经海一路2号院的中国边防警察报社学习。当飞机离开彩云南降落在首都机场,我惊讶地发现,此时此刻的首都天空居然是蓝天白云,不是传说中的雾霾啊。接我的司机小李高兴地说,这是难得的首都蓝,其实,北京是一座并不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我到报社的时候,大家正在午休。夏飞老师接到电话后,下楼把我领到实习生住的房间。我提着包,推着行李箱轻轻地推开门。江苏边防总队的小伙子马锋哧溜从床上爬起来,对着我热情地说了一句这辈子都让我感动而不能忘怀的话:“哥,你睡下铺,我睡上铺。”说完就把被子垫褥一股脑地搬到上铺去了。我迅速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在床上躺了一会,就跟着实习生们一起去报社办公室上班了,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生涯。
在北京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过得简单而又充实。当然,这3个月也是北京最热的时候,酷热难耐,办公室和宿舍必须开着空调才行。出门只有穿凉鞋,着短裤和短袖,我赶紧置办了一身行头。
3个月的时间,一个季节的长度。作为报社实习生,周一到周五,我们不得外出,双休日可以按比例外出,到京城到处逛逛。为此,我还专门做了一个攻略,但是直到离开首都也没有完全实现。
第一个周末外出,去见在北京工作的妹妹和妹夫。妹妹妹夫非常热情地带我去了建国门外大街,在高330米的“京城第一高楼”国贸大厦顶楼往四周看去,“大裤衩”等办公商厦、酒店建筑尽收眼底,立交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充分展示出京城商业贸易中心的浓厚氛围。
接下来的每个周末,我就按计划约上马锋一起游览北京。在故宫,看紫禁城的雄伟与庄严,红墙内,是几千年灿烂而又悠久的皇家历史,而红墙外,则是人生百态、无尽繁华;漫步天坛公园,在古色古香的遗迹前,我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在军事博物馆,我有幸参加“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纪念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感受了我军建军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站在天安门广场前,凝视着毛主席画像,感受着国家第一地标的庄严神圣,曾经的“金凤传诏”之地,至今依然隐隐约约表达着受命于天的含义,暑期的天安门广场,游人络绎不绝,纷纷拍照留念。
6月底的一个周末,我们慕名前往八达岭长城。从驻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发,我们骑共享单车、换乘地铁、坐火车,五个小时后才到达目的地。登上长城,雄踞峰顶,我扶着砖垛,举目远眺,美景尽收眼底,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曲折,好不壮观。唯一遗憾的是,刚刚还头顶烈日,突然就下起暴雨来。我们赶不上回去的火车,只好打滴滴专车,在狂风暴雨里,足足等了近半个小时才坐上车回去。那情那景,真是应了“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
闲暇时间,我们实习生也自发组织一起跑步、踢球、游泳锻炼身体,一起看电影,一起玩“狼人杀”游戏,一起撸串喝啤酒聊天,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当然,作为报社实习生,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报社办公室里,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写稿、投稿,相互交流经验。不停地写各单位的稿子,仔细的推敲,反复地修改,然后交给编辑老师。因为每周的二、四、六出报,所以报纸排版工作都得在周一、三、五晚上完成。实习生们根据分组情况,要全力协助编辑老师校稿、黑马,虽然不是技术活,却是个细活,必须字斟句酌,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一个星期左右的时候,我感觉只要一睁开眼睛满脑子就是无数个大大的汉字在脑海里闪现。两个星期后,我跟着二版袁金龙老师学起了报纸的排版,我每天从邮箱里挑选出稿件进行初排,然后由他审定。慢慢地,就基本掌握了编辑用稿、编辑、排版的特点与规律。
在报社,我为报社人的拼搏与对新闻工作的坚毅执着而心生敬佩之情。聂虹影社长亦师亦友,就像大姐姐一样特别关心实习生,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新闻写作知识,多写稿、投稿,争取学有所获,而且每次不管多晚,她都是签完报才离开报社回家;王超杰总编辑作为行家里手,更是专业、敬业,每次签报,他都拿一个放大镜,逐一地推敲、审核,直至满意无误后才签上自己的名字……对于实习生的稿件,编辑部的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对待,手把手、耐心地讲解,直至讲清弄懂为止。因此,大家都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更是庆幸遇到报社好的编辑老师,都卯足干劲写稿。每到样报出来,大家都在相互询问上了几篇稿子,那是实习生们最开心的时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习生们在编辑老师的帮助提携和自身辛勤努力下,大家都进步很快,部分同志还被评为了“优秀报道员”。
很快,3个月学习期满,大家就要离开报社。我们这批实习生约好在京城的一家小馆子里聚了个餐,大家纷纷道别,相继离开,回各自总队报到。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离开京城的那天是9月16日早上,夏飞老师和一群实习生帮我拎着行李到报社大门口,将我送上出租车。
“北京,再见!经海一路2号,再见!美丽厚重的京城,就在这个夏天遇见,100天,已经爱上。离别,却在伤感的秋天。”坐在首都飞往丽江的客机上,我恋恋不舍,深有感触地发了一条朋友圈。
回到丽江,我时常想起北京,想起报社的那些人、那些事,难以忘怀。我想,对于京城的记忆,是一辈子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