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红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二人民医院 郏县4671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状动脉器质狭窄或阻塞,从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终末期可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该病的主要诱因为高血压病、糖尿病、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及社会心理因素等
[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外学者通过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已成功降低当地冠心病病死率,因此合理用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之一,具有降脂、稳定斑块和抑制炎症的作用[2]。其中,瑞舒伐他汀是一种较新的他汀类药物,可在发挥显著降脂作用的同时,降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恢复血管内皮状况,但目前临床尚未在瑞舒伐他汀用量方面达成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5 年3 月~2016 年9月收治的CHD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 例为研究对象,按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61例。小剂量组男31 例,女30 例;年龄43~71 岁,平均年龄(51.86±1.02)岁。大剂量组男35 例,女26例;年龄44~69 岁,平均年龄(51.65±1.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CHD 相关诊断标准;年龄40~80 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动过缓者;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近期服用环孢素药物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确保充足睡眠、禁烟戒酒、忌辛辣食物和维持情绪稳定,并给予硝酸甘油片(国药准字H44023987)和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H61021416)口服等常规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80240)10 mg,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两组均于饭前服用,1 次/d,连续服用1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2 级;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分级改善>1 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室功能,主要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3)比较两组血脂水平。采用酶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试剂盒均购置于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肌肉酸痛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大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左心室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LVEF、LVEDd 及LVES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 及LVESd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大剂量组LVEF 水平高于小剂量组,LVEDd 及LVESd 水平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左心室功能比较
表2 两组左心室功能比较
2.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C、HDL-C、TG 和L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HDL-C、TG 和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大剂量组TC、TG 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HDL-C 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小剂量组出现恶心6 例(9.84%)、头晕7 例(11.48%)、肌肉酸痛6 例(9.8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15%;大剂量组出现头晕2 例(3.28%)、肌肉酸痛1 例(1.6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P=0.00)。两组发生恶心、头昏、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对正常治疗无影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好发于老年群体的疾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以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有研究显示[3],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可诱发CHD 和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CHD 的病情变化快、病程较长且易反复,患者常伴神经内分泌、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异常,且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呈进行性下降,因此伤害相对更加严重。CHD末期可引起间质重构与心室肌细胞重构,致使心脏功能异变,进而导致心力衰竭,致死率极高[4~5]。因此,阻止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狭窄,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组LVEF、LVEDd 和LVESd 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表明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扩张血管、恢复血管内皮损伤,从而改善左心室功能,且提高用药剂量对左心室功能改善更为明显。故推测可能与瑞舒伐他汀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瑞舒伐他汀有抑制类异戊二烯代谢产物的形成和阻断羟甲基戊二酸通路的作用,可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从而改善CHD 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延缓心力衰竭,降低死亡风险[6]。
当CHD 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时会对冠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供氧及心肌供血能力,致使心肌受损,诱发心血管病变[7~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TC、HDL-C、TG 和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大剂量组TC、TG 和LDL-C 水平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HDL-C 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表明瑞舒伐他汀可降低CHD 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机体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生存质量,且提高用药剂量对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显著,为合理范围内加大用药剂量提供了证据。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关:(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是合成LDL-C 的前提,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抑制VLDL-C 的表达,从而阻断LDL-C的合成,HDL-C 具有清除LDL-C 和促进VLDL-C转化的作用,此外还可促进LDL-C 受体mRNA 表达,以达到清除LDL-C 的目的。因此瑞舒伐他汀通过改善血脂表达水平,加速固醇转运,达到降血脂及降固醇的作用[9]。(2)瑞舒伐他汀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为目前他汀类药中最好的一种,年龄及性别均不会对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且增加用药剂量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小剂量组(P<0.05),表明瑞舒伐他汀对治疗CHD 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加大用药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大剂量用药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本研究选取全为我院患者且样本量较少,不可避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所以结论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