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敏,冯中全,钱伟军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PACNS), 又被称为脑血管炎,是指发生于脑部的病因未明、非感染性、非自身免疫性、不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累及脑部的中小血管和软脑膜血管壁,临床症状体征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一种疾病[1,2]。该病虽然发病率极低,但是却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极大,而且临床诊断难度大,因此探寻该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十分有必要[3,4]。 现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11 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2017 年6 月收治的11 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1 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依照美国Michigan 大学医学中心指定的PACNS 的病理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男7 例,女4 例;年龄19~73 岁,平均(49.0±11.5)岁。11 例患者均接受了头颅MRI 平扫和头颅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T2*/SWI序列)检查,有6 例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有5 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 11 例患者均行系统性血管炎筛查和腰穿刺检查。
1.2 临床资料
1.2.1 临床症状 11 例患者中,临床症状为认知异常的3 例(27.27%), 局灶性感觉运动异常的5 例(45.45%), 痫性发作的4 例(36.36%), 头痛1 例(9.09%)、 行走不稳1 例(9.09%)、 视物模糊2 例(18.18%)。
12.2 实验室检查 11 例患者经系统性血管炎筛查中发现有2 例患者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余均正常。经腰穿刺检查:11 例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均正常,可见少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升高,未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证据。
1.2.3 病理学检查 11 例患者的脑活检病理学检查,表现为:(1)淋巴细胞型血管炎的有7 例,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脑实质水肿不明显。 (2)坏死型血管炎的3 例,血管壁急性炎症反应,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3)肉芽肿型血管炎的有1例,以血管为中心形成肉芽肿,其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组成肉芽肿。
1.2.4 影像表现 11 例患者经MRI 平扫, 显示病变部位为:单侧发病的有7 例(63.64%),双侧发病的有4 例(36.36%);位于幕上的有8 例(72.73%),幕上、幕下均有发病的3 例(27.27%)。 磁共振平扫中各序列中表现不均长T1长T2信号,DWI 呈高信号。 11 例患者行磁共振T2*/SWI 序列检查,其中有6 例(54.55%)表现为脑回状、条状、点状渗出性出血低信号,其余5 例(45.45%)则未见明显异常。 在6例行MRA 检查的患者中,均未见明显异常;5 例行DSA 检查中,有3 例可见微小血管的病变,2 例未见明显异常。 MRI 增强检查示结节样强化,病灶中心无强化,周边强化边缘毛糙,尖角样不规则,见图1。皮质下结节灶,T1WI 呈稍高信号,T2WI 呈低信号,周围环绕指样水肿带,DWI 呈结节样高信号, 轻度占位效应,见图2。 活检病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周围环状强化组织为炎性细胞侵犯及胶质增生,见图3。
图1 MRI 增强下的影像资料
图2 皮质下结节灶的MRI 影像资料
图3 病理活检资料
11 例患者有7 例患者为甲泼尼龙冲击/泼尼松维持治疗,3 例患者为甲泼尼龙冲击/泼尼松维持+环磷酰胺治疗;有1 例患者为地塞米松/泼尼松维持治疗。在治疗3~6 个月后复查脑部MRI,观察临床症状,11 例患者病情控制,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最早在1952 年被国外学者命名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非感染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随着研究的深入,又被改名为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又称肉芽肿性血管炎, 临床上多称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目前PACNS 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 部分学者认为本病应归属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畴中,T 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参与了病理变化过程[5,6]。如:有病理组织研究指出病变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大多数为T 细胞,炎性反应可能是由细胞免疫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所致。
由于该病较为少见, 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诊断难度大,往往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病理学检查在PACNS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是目前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是由于PACNS 的病变血管可累及脑实质、 软脑膜的任何血管,且病变表现出局灶性、节段性分布,因此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也仅有50%~75%。 当病理活检结果与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不匹配时需怀疑假阴性的可能性。 因此,探寻PACNS 的影像学特征十分重要[7]。
PACNS 在影像学上表现多样,头颅CT 检查一般可发现明显的梗死病灶、出血病灶等,但是其对于小病灶的敏感度较低, 不适宜在PACNS 诊断中应用。 而MRI 扫描既可以发现脑部的缺血、梗死病灶,也可以发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灶等,几乎所有的PACNS 患者均有明显的MRI 异常表现, 病灶以多发不典型的楔形病灶为主,沿脑沟脑回强化,无占位效应,不符合经典的血管分布特点[8,9]。 经增强检查可显示不同特点的强化表现。 其病理是血管炎主要累及软脑膜及皮质的中小动脉血管壁,较少累及静脉及微静脉,表现为脑实质水肿,血管周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坏死和胶质增生。 因此中小动脉血管壁增厚强化是PACNS 特征性影像表现。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形态上表现出点状、片状、脑回状等病灶,病灶的边界不清晰;而在不同时期,病灶可表现出不同的T1、T2信号, 病灶既可能不强化,又可能出现各种形状的强化等。 6 例进行MRA检查未见异常, 这可能是因为本次进行MRA 检查的6 例患者受累血管管径较小, 而由于MRA 仅对直径>500 μm 的受累血管较为敏感。 只有当受累血管为直径>500 μm 的血管, 此时进行磁共振的T2*/SWI 序列可以作为优势序列, 该研究中有54.55%的患者T2*/SWI 序列表现出各种不规则低信号,提示存在软脑膜小血管损害,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渗出,V-R 血管间隙扩张并强化。 笔者认为病灶处的T2*/SWI 序列低信号可作为重要的影像学征象之一。 该研究中有5 例患者行全脑血管的造影检查, 仅有2 例患者发现微小血管的异常, 可见DSA、MRA 对于PACNS 的敏感性低,临床上诊断时需综合诊断[10-12]。临床医师需综合征状体征、MRI 检查、检验结果、脑活检病理检查等综合确诊,早期为患者赢得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