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

2019-12-18 18:58:00
山西青年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双师型胜任双师

孟 楠

(郑州商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一、前言

民办院校是从高职高专升格上来的。这种性质的高校有很多年专科院校的办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师、教材等都具有典型应用型特色。中职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层次。对学生高中教育的同时,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这些民办高校有较完善的实习基地,较现代化的实习设备以及较高水平的实训教师,再加上行为惯性,应用型民办院校就成为新升格的民办院校的特色。我国所有高校分为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研究型大学。但是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新任教师实际专业工作经验不足,这种类型的教师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也许能够做的很好,但大部分教师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就会感觉能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师资和人才培养才是民办高校的核心。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标准的教师必须是核心,但“双师型”的教师也是稀缺资源。对于已经更上一层的本科高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专业设置的增多,原本的“双师型”的教师比例逐渐下降,而且很难将“双师型”教师短时间补充足够。这种现象,会直接严重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样也影响国家人才战略的转型。

因此,完善的科学的而且稳健的构建“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对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推进民办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研究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将定性定量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主要涉及到情景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绩效法

(一)文献分析法

这篇文章根据顾倩、杨继平等专业研究人员在探究高等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时总结出了高校教师的24项胜任力特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运用几种方法相互结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胜任力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得到了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几个特征。

(二)情景法

情景法是指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影响职位、团队、工作、专业的未来走向上,对即将变化的环境是什么,需要什么胜任力,强调人们必须知道这些。根据这样的思路,Thompson本人提出了胜任力框架,他认为必须首先把影响组织、工作、职位或专业的关键分离,单独研究它的变化或趋势。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上研究最常用的一种搜集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答题来获取部分相关的信息、有效的数据和较为准确的参考资料的一种方法。以书面形式,研究者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相关的问题,让调查对象对问题做出答案,通过把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从而获取有关有效的有用的信息。

(四)绩效法

Patricia Mclagan公司首次提出绩效法,它主要把精力放在工作的目标、专业、团队小组,集中这几点通过分析绩效来确定胜任力。

三、准备构建模型阶段

(一)第一步要建立负责收集模型材料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有民办院校中高层管理人员、人事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岗位教师,以及相关所在院系的主要负责人等。这些小组成员为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以便获取必要的资源。同样双师型模型构建也需要各位校领导的支持。我们主要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来总结出在优秀教师工作中与在工作中表现一般的教师在指标和绩效标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期教学总工作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

(二)本文的研究选择高校中教学中理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经验都具备的双师型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性别、年龄阶段、教师职称和学科分类各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了河南省民办院校的200名双师型的教师,总结这些教师各种品质,这些品质作为构建模型的数据依据进行研究。这些200名教师中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科目涵盖了各个科目分类,代表性较强。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调查问卷200份,问卷实际回收了20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作废5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5%.

四、初步构建胜任力模型

运用内容分析法、主题分析法进行排序。根据3名研究人员组成编码小组辨别、明确事件中的胜任力的特征行为指标的差别,开始进行正式排序归类。按照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编码结果,总结出平时工作表现优秀的教师胜任力的特征与平时工作表现一般的教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对访谈结果初步整理以后,获得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特征分别为:1高学历;2专业基础扎实;3良好的学术声誉;4广泛的学术人脉;5掌握学科前沿动态;6社交能力;7沟通能力;8公关能力;9自我教育;10组织协调;11领导能力;12服务意识;13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14丰富的教学经验;15优秀的教学策略;16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17公平竞争;18责任意识;19自律;20耐力;21抗压能力;22毅力;23乐观;24自信。共有24个。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实际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5%.民办院校“双师型”胜任力特征频次统计结果分别为:1优秀的教学策略:83.2%;2专业基础扎实:68.9%;3耐力:57.9%;4掌握学科前沿动态:54.2%;5服务意识:51.6%;6组织协调:50%;7沟通能力:47.4%;8丰富的教学经验:45.3%;9广泛的学术人脉:45.3%;10自我教育:42.6%;11抗压能力:41.1%;12领导能力:40%;13良好的学术声誉:37.9%;14高学历:37.4%;15责任意识:37.4%

五、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应用

(一)教师选拔

高校“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实践经验和理论教学能力,本文中双师型胜任力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教师在应用型教学模式中工作优秀的内外特征,从而更好地对从事“双师型”教学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选拔。如果有部分老师不满足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针对性培训来提高教学质量,以防教师盲目追求无法控制的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能力评估

我国高校通常使用的绩效法评价方式较为简单,指标简单,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怀疑考核的公平性、全面性这类问题,而且绩效法的考核无法准确得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级,导致会出现劣师评高分,良师评低分的现象。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能反映民办学校优秀的教师岗位胜任力特征,模型的评价标准可以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层次水平,评价的结果也能科学的反映出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在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支撑下的教师考核系统具有动态适应性、弹性,与其它评价体系相比优点显著。

(三)教师培训

民办“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能够预测出民办高校的教师未来能力发展,也同样根据模型的胜任力特征的评价可以确认教师的能力不足,从而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规划出教师培训内容,以便教师在接受有效针对性的培训之后,能够获得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能够达到岗位要求。

六、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特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了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胜任特征分为应用性教学水平、个人魅力、人际沟通、科研能力等这四个方面特征。通过构建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在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和各民办院校开展教师培训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显著的实践效果。民办高校要培养素质高、水平高的人才就必须要求教师素质高、职业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民办院校要提高师资数量和质量,学校根据双师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来规划出更加合理的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招聘、管理和奖罚制度,从而更加有效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双师型胜任双师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4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0:07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4:01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