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坤
(江西省上饶市逸夫小学,江西 上饶 334000)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其中民族音乐文化更是璀璨多元。因此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民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就成了不可忽略的大事。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指出:各学校要重视对学生民族音乐的教育,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是学生音乐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民族素质教育的重要起点。
笔者曾经看过一份关于小学生音乐课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人向某学校的小学生发放了关于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在音乐课上的态度行为以及喜欢的音乐类型的问卷,根据问卷分析得:首先是关于音乐课的喜爱程度的,2/3的小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也喜欢音乐课,并且他们也表示在音乐课上会积极与教师互动;剩下的1/3则是淡淡然的态度,并且他们在音乐课上是处于被动的无所谓状态[1]。其次,是关于喜欢的音乐类型,有60%的学生更偏向于喜欢流行音乐,20%的学生喜欢科技音乐,也就只有剩下的10%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这个情况是普遍存在于各个中小学的。
当前,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的,如,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于对教学任务按期按量的完成,他们在短暂的一节课时间里,一味顾着输出,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也是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是这些输出的内容往往缺乏重点,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到课堂的重点知识[2]。其次,教师在力求输出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过快的教学节奏,导致教学质量大大打折扣。
基于对中小学学生对民族音乐喜爱的调查情况以及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是迫在眉睫的,优化民族音乐课堂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音乐教师们应该积极投身于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工作中。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网络搜索资料提出的几条关于民族音乐课堂的改进措施。
小学生大多天性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音乐教师就不能局限于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设计出发展的、动态的、新奇的课堂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细心关注学生的反应、尽可能多的进行师生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对民族音乐课的教学有了兴趣的时候,也就有了主动开始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3]。这正照应了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则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由此可知“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是必要的。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巧妙利用多媒体,播放动态的民族音乐视频,多彩的动画、动感的视频能很好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好奇心与兴趣。视频播放中途或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以提问或直接补充作品内容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力求让学生更加理解相关作品的内容和其中特有的民族特色,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任何学科在课堂上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节奏,音乐课堂自然也不例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有效导入、有效提问、动静有度”以调控课堂节奏的策略。首先是“有效导入”:即一开课时,教师在激发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的同时要时刻紧扣课堂重点知识。如,开课前就向学生抛出一个简洁明了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人间版小学五年级的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时,教师在播放歌曲视频前可以简单提问:“此民歌歌词采用了怎样的形式?”“歌曲的音乐风格有什么特色,请用三个词语表述”设计出此类问题,力求精简的导入教学内容。
其次“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师生沟通、互动的重要体现,同样也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需要在音乐课堂上准备出、设想出一些有意思、有艺术性的问题。除此之外,提问题的对象也是需要重视的。提问对象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和针对单个学生的独特感受提问。以全部学生为主体的提问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中,调动每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后者,面向单个学生提问,即在欣赏完一首民族歌曲后,随机抽取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此形式的提问,能够提醒学生需要认真欣赏歌曲,并注意乐曲中的音色、乐器等特色,能够训练到学生自我思考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
最后“动静有度”,即动静结合,静而不死,动而不乱。“静”指培养学生静心聆听的好习惯,例如在播放藏族民歌《依马呀吉松》的视频前,抛出问题:“视频中的踢踏舞有几个特色动作?”“谁能表演出踢踏舞的特色动作?”引导学生在聆听中进行思维的活动,学生便能够带着目的地静下心去聆听、思考。聆听后的表演则是“动”的体现[4]。其中为了避免某些同学害羞、放不开的心理,教师可以多叫几名同学上台共同表演,如此,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动、静”适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结束语: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知识传授以及文化内涵渗透的有机融合。如此有助于向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责任感,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