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
(内乡县衙博物馆,河南 内乡 474350)
内乡县衙是一座名扬海外的衙门博物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物、丰富的文化内涵、深远的国际影响等特点,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和文博旅游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参观学习,旅游研学,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河南文博行业起到了旗帜标杆的作用。
在县衙的中心建筑大堂,大堂也叫公堂、正堂等,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是内乡县衙高大雄伟的主题建筑,也是整个衙门的最中心建筑,古朴肃穆,尉为壮观。堂前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这副对联刻在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是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魏象枢所写,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特点是高度集权,在一个地方的知县大人,全权掌控着一县行政、立法、司法大权,过去的社会弊病丛生,在缺少外部有效监督制约的情况下,知县仍以这幅名联作为座右铭,其精神令人钦佩。堂中央的设施叫“暖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暖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两个签筒,里面分别插着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签,知县平时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知县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是一扇槅扇门,可以开启使用的,有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时,官员就穿堂而过,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屏风上方高高悬挂“明镜高悬”匾额。古代县官判案,总喜欢在衙门大堂挂块牌子“明镜高悬”。这是什么意思呢?“明镜”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县衙公堂高挂明镜高悬,是指知县身坐大堂,判案要公正廉明,执法要严明,办事公正无私,老百姓希望知县要洞察一切、目光敏锐,为人民伸张正义,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公正无私,不使老百姓受冤含屈。其实县衙大堂悬挂明镜高悬,主要是老百姓在心底里认为有了这面镜子后,官员能审案严明,对待疑难案件明察秋毫,能为民做主、伸张正义。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有一个神奇的小说,说的是包公小时候被二嫂陷害掉入井中,得到一面镜子,如果滴上人的鲜血,凡是世间的魑魅魍魉之人统统都能照出,后来被人们尊称“阴阳镜”,名列开封府三宝之一。包青天就凭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无数的冤假错案被查清,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传说包公临死时,怕后来的继任者们难免贪赃枉法、残害良民,就命人把宝镜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闭上眼睛。百姓中流传一首民谣:“包青天,坐南街,铁面无私执王法。龙虎狗,三口铡,百姓高兴奸人怕。”若干年后,还真有个叫钱如命的家伙,花了五千两银子就当上了这个开封知府,他打算干个三年两载,发一笔横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他一上任,就贪官枉法,勒索钱财,吃罢原告吃被告,眼看原告、被告两边的油水榨得差不多了,便决定结案。为了显示他的公正廉明,命人将原告、被告拉到大堂前,特地告示老百姓可以到衙内观看审案,这天的府衙内外,人头攒动。大堂之上,原告被告都让这个知府退还银子,知府想不到他们竟然当场揭底,脸上顿时变了颜色,反倒无赖两边的人胡说八道,血口喷人,硬说自己洁身自好,一尘不染,没有收过银子,众人们往堂上指着说到:“明镜高悬,铁证如山!”,大家抬头观看,看到宝镜揭穿了知府的鬼把戏,把知府受贿银两的事情重演一遍,知府原形毕露不由胆战心惊,浑身发软,“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人。全城百姓人心大快,到处传唱一首歌谣:“开封府,宝镜照,是人是鬼见分晓。阎罗殿,黑老包,贪官污吏不轻饶。”
传说归传说,无非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古代清廉官员的美好想象,对贪官污吏的切齿痛恨罢了。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刘邦就攻城而入,他进入秦朝的都城,跑到咸阳宫内,见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但是其中有一个最吸引他的注意,是一块有特异功能的方镜。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面镜子宽四尺,长五尺九寸,反正两面都能照人,如果人们用平常走路的姿式走近它,照出的人影是倒立的人像,如果用手捂着心口走近它,就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心、肝、肺等内脏,一部分一部分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个人生病了,他捂着心口去照它,镜子就会找出疾病所在的部位。心术不正的女子走进它,镜子会把坏女人的心胆照得特别大,心脏跳动也明显异于常人。得到这个宝镜,秦始皇就疑神疑鬼,怕有谋反者不忠于他,整天拿着此镜照宫人,胆子特别大的、心脏跳得快的都要被杀头。宫女们照了这面镜子后,发现谁的胆特别大,谁的心脏跳得特别,就杀掉谁。因为这面镜子是出于秦朝的宝物,人们又称秦镜。又因其有察识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能把坏人坏心肠都可照得一清二楚,所以后来人们把清廉的官员、不畏权贵的明吏也比喻为秦镜,这些人善于断案、能看透坏人面目,但是随着秦代的暴政,人们又痛恨不已,于是秦镜慢慢地就被演称为明镜。
明镜高悬作为官员的座右铭,虽然高高悬挂在公堂上方,但是封建官员,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混官、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严明”,无论好坏都在公堂上挂起了“明镜高悬”大匾,真正为人民做主的清官,还需官员自身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