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对当今国际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中国的价值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严谨的逻辑框架。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意为天下共有,把品格高尚、有能力的人选出来,人们相互间以诚相待形成和睦的气氛,正所谓大同理想社会。阐释了孔子对构建美好社会的政治追求。而这种理念追求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国家政治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天下为公”的发展和创新,二者具有价值上的相融性和思想上的互通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彰显了中国“天下为公”的政治观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意识。
“天下为公”的思想核心在于“公天下”,中国近代以来的反封建专制斗争中,历代开明的思想家力倡“公天下”而反对“家天下”,为反封建专制斗争提供了政治批判的价值尺度。如梁启超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指出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等。所谓“公天下”就是天下人人权利平等,要求统治阶级选能任贤注重维护整体利益,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平等为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以“公天下”作为思想基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始终是当今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和保护人权,将和谐发展作为价值选择,与“天下为公”思想在政治追求上的“和平发展”思想相互贯通,充分展现了国际大局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政治观,推动中国迈向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论语·子路第十三》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可以在保持独立思考的情况下与人和谐相处;而小人不讲求原则人云亦云,却不能与人维持友好的关系。阐释了不盲从附和的处世哲学,而“和而不同”的思想智慧远不止于此,它同样是对客观世界“多样统一”的准确表述。在新时代的国际关系模式新框架下,在文化大融合的新潮流中,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诉求,是面对当代人类困境的中国方案。
“和而不同”是中国社会观的一个基本立场:和睦,但不求一致。“和而不同”就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在多元的碰撞中共同谱写新乐章。正如《左传.昭公二十年》载:“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不同元素相辅相成,在差异中寻求统一,才会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主张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应对人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以“和而不同”思想作为国际间的交往准则,在坚定中国立场的前提下,尊重包容他国差异,并发出中国声音,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展示了中国风度、大国风采,助推世界和平发展的实现。
道德评价标准中对“义”“利”的倾向性,一直是中国伦理学思想关注的问题。历代思想家对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后称“义利之辨”。可见中国人立身处世之道的根本在于建立正确的义利观,而以“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为价值倾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内外兼修的中国形象的完美阐释,更是体现了大道行思的中国理念,引领国际交往向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观点的同时也表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即追求富贵应合乎道义,这是对“义利观”进行的积极入世的思考。可见在儒家文化中并不否认欲望的存在,将“义”与“利”的倾向性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同时,又肯定了“正当之利”,并对追求利益欲望有着正确的认识。这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基本的义利观判断,“计利当计天下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义利观的根基,也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价值选择,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发展助力,彰显了大气从容的中国魅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发展看成一个整体,把全球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以通过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下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因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内涵表现出对正义公平的愿望与追求,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国际大局势的价值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桥梁。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国走出去,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政治观不仅展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风范和着眼长远的中国方略,同时也在推动世界局势向着公平、公正、安全、共赢的方向变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意在追求人类命运共同的福祉。这种善解能容、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所在,是民族凝聚力所在,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造力所在。“和而不同”作为中国社会观的一个基本立场,我国在坚定中国立场保持高度文化自信的同时,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间的共存共荣提供了一个对话平台,使各民族国家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自我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为应对人类发展困境明确了中国立场,推动了世界文化繁荣。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为构建基础,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可靠的利益共享机制,进而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发展空间。“一带一路”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本国利益,各参与国也会因此得到切实的利益,这是中国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促进新的全球关系的形成,并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义利观,引领国际交往向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