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煜曦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凤凰于飞》是桂习礼先生创作的一首带有云贵地区布依族特色的扬琴独奏曲。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桂习礼先生在民间采风期间偶然发现了布依族的“伴嫁歌”,因此他就将这种伴嫁歌作为题材写出了这首《凤凰于飞》。这首作品在桂习礼的创作生涯中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凤凰于飞”这个名字出自《诗经·大雅·卷阿》中的“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全曲分为五个部分:引子(鸟语花香,喜气洋洋)、出嫁(离别出嫁,美丽柔情)、歌舞(送亲伞下,轻歌曼舞)、欢庆(歌舞庆贺,热烈欢腾)、尾声(夜阑客归,情深意长),这五部分的速度大致为自由-慢-轻快-快-慢的拱形结构使得情绪也跟着跌宕起伏,感染力很强。作品的叙事性和故事性极强,紧紧围绕“少女出嫁”这一过程展开,向人们展示出了一幅生动的民族婚嫁场景。该作品于1991年6月定稿,在1994年4月由著名扬琴演奏家刘月宁在北京音乐厅首演并获得一致好评。
作品以布依族音乐《伴嫁歌》为素材创作,全曲以“出嫁”为基本主题。从作品的结构来看,作者是按照布依族婚礼的过程来整体设置的。乐曲将婚礼的过程表现的极其生动,让人仿佛可以看到现场的热闹景象。
引子为自由的散板,长度较短。乐曲一开始在低音区以最弱的声音展开,由扬琴音域内C调最低音6和3的交替来模仿敲鼓的声音。速度方面慢起渐快,表现出迎亲队伍人们的脚步声渐渐靠近,给听者带来了一种非常真实的感受。这里6和3运用了一种节奏型XXX XX XXX XX并且标注了无限反复记号,期间力度不断增强直至达到最高点。
接下来继续由低音3和7运用开头出现过的节奏型模仿鼓声。这时的音量比开头的音量要大,最后一句前倚音的使用更加丰富了旋律的进行。这段表现出了迎亲场面的热闹场景。
接着由一串反竹与正竹的交替再加上前倚音点缀模仿喜鹊的叫声。在高音区使用反竹技巧模仿喜鹊清脆的叫声,反竹轻巧的声音灵动感十足,仿佛喜鹊就在人的面前鸣叫一般。低音区使用正竹模仿出喜鹊叫声在山谷中产生的回声,交相辉映的感觉发挥地淋漓尽致。这里虽然力度较弱,但是却不虚,尤其是这里的鸟叫声与引子刚开始模仿鼓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都恰到好处,描绘出了一副完美的山中景象,令人神往。
引子的最后先出现一段高音区反竹轮音,接在低音区正竹进行。这里速度放慢,音量也逐渐减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为下面慢板的进行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
乐曲由此转到C调,进入抒情的慢板,由三个小分段构成。这一段是全曲的主题乐段,调式为典型的五声调式,极有韵味。旋律基本围绕3和6这两个音进行,使乐曲的民族性更加突出。第一小分段由一段富有旋律感的连续轮音开始,营造出了一种略带悲凉的气氛,体现了出嫁少女马上就要与家人分离的伤感。加上强弱的起伏与呼吸记号的设置更加表现出了出嫁少女内心的跌宕与不舍。后面八度轮音进一步推动了旋律的升华。
第二小分段作者再次使用了反竹技巧,左手反竹奏出主旋律,右手则是低音区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衬托主旋律。这里表现出的感情比前面要稍欢快一些,旋律的跳跃感也有所增强,左右手的搭配非常和谐。
第三小分段乐曲进入了全曲的第一个小高潮,情绪为激情地,速度加快,突出旋律的重音。表现出了出嫁少女内心的激情澎湃以及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家去往另外一个地方的紧张与不安的情绪。
乐曲由此转入D调,虽然还是慢板,但是节拍由上一段的4/4拍转为了3/8拍,3/8拍是典型的舞曲节拍,着重突出第一个音。从节拍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旋律变得较为轻快。左手为反竹,右手为分解和弦伴奏,非常轻盈。体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反映出了此段轻歌曼舞的主题。
接下来乐曲变为节奏型为一个四分音符的轮音和四个十六分音符组合而成,再加上装饰音前倚音的使用,使得旋律动感十足,舞蹈性很强。
乐曲正式进入快板,速度显著提高,由附点音符和前八后十六音符组成的节奏型是布依族音乐中的一个特色音型。同时这里的音型也可以认为是号角的声音,意味着正式的婚礼仪式马上就要开始。此段表现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婚礼场面,体现出了布依族人民的热情以及大家对新人的祝福和他们对婚礼的重视程度。
接着乐曲转入G调,节奏与此段开头的节奏一样。并且在低音区的运用了半音阶tr(颤音)的上行,虽然这个上行是不协和音程但是可以借此体现出婚礼场面的热闹程度,再加上后面低音区连续的三连音,可以给听者带来更加强烈的感受。
节拍转向3/4拍,左手的“座音”保持在5和1上,承托起右手的旋律,左右手共同构成了快速的连续十六分音符进行。音量由弱渐强,情绪越来越高涨,描绘出婚礼进入了最高潮阶段,所有人都非常兴奋的一副场景。
乐曲尾声部分回归主题,重现主旋律,音量较弱。最后重现了XXX XX XXX XX的节奏型,与乐曲的开头形成呼应。表现出夜幕降临,宾客们依依不舍的离开婚礼现场,在月光的映衬下归家,一切又重归平静的场景,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