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重庆市潼南一中,重庆 潼南 402660)
班级可以说是构成学校这个大组织的基本“细胞”,“九层之台,垒于基土”,要想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首先就需要抓好班级管理工作。而班主任管理工作作为班级发展的关键影响力,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要将班主任组织者与管理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班主任工作让班级管理更加协调。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在校接受教育不仅仅需要得到知识层面的提高,其本质目的是使其自身得到全方面的发展,需要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如何“做人”。而要想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出班级管理的作用,对当前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改善对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与协调的重要纽带,但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都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很多初中班主任不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理念落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跟不上节奏,导致整个班级发展落后。其次就是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存在偏差,有待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理念下,大多数班主任已经学会了如何与学生平等相处,会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也依然存在很多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依赖性过高,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面对当前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需要从实际管理工作入手,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善。一方面应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使其可以切实分析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对策。另一方面,还需要对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班主任在班级当中是班级精神的弘扬者,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并在日常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科学的管理策略,清楚的了解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并积极的与学生展开良好沟通,通过带领学生参与活动来提高对学生的了解,为日后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班级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是整个班集体的,而在整个机体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将教育落到实处。所以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班干部管理能力,让他们的一切活动从自我约束开始。首先班主任可以从班级干部着手,让他们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出一套自我管理机制,并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其次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领导作用,使其得到应由的锻炼,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们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班级是构成学校整体的基本“细胞”,而班主任是在整个班级活动开展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学校方面应懂得采用合理的方式来对班级管理进行优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出配套的“班级考核评价机制”。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方面在对初中班主任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应基于民主从多个角度对班主任进行考评。校领导与相关考核人员应当注意,对班主任的考核并非是最终目的,考核的本质是为了让其更好的接受建议、不断提高。所以在进行班主任考核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发展、全面”的原则,给予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情况更多的关注,在激发班主任反思动力的同时,充分带动其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看似简单,实则也是一门学问,在展开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时的对班级情况进行了解,在不断更新自身管理理念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管理环境,让班级更富有活力,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