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2019-12-18 02:59:17周祖宇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榜样内涵德育

周祖宇

(遵义市播州区龙坪镇兴隆小学,贵州 遵义 563129)

就教育的目的而言,教育就是使人走向文明。一个文明人,除了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还应拥有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意识形态。语文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言学科,其丰富的文学内涵对于学生德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情感丰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一个浅显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在提高自身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体现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对于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好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传统小学德育教学中,老师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通过讲道理、举例说明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某一道理,把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出现了学生能把课文背的滚瓜烂熟,却不懂得文中故事的启迪意义。就其生理心理因素而言,小学生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些深刻的道理或道德规范是很难理解的,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认知经验有限,但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想象力十分丰富,十分乐意去探索新事物,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以此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时,告诉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单从文字的角度,学生很难理解时间的宝贵,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不珍惜时间又会怎样。这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时间的流逝、时间的宝贵,与其一次一次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倒不如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让他们自己自觉去珍惜时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举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很重要,同样是一个游戏,游戏怎样设计更能让学生接受,预期效果更好,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二、充分发掘语文教材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定是有严格要求的,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及德育内涵,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而要从中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例如在进行《争吵》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我”与克莱谛之间的情绪及内心变化,再详解克莱谛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的优秀品德,反思“我”在整个故事中所呈现出来的心态,让学生思考在平时与同学发生争吵的过程中,自己的做法倾向于“我”还是克莱谛,克莱谛的做法又是否值得借鉴,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学生更可能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内容与知识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老师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要想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克服这个问题。

三、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投入

小学教育是爱的教育、情的教育。不仅需要课本中充满了爱,老师的课堂也应充满爱。人们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小学生来说,用真情更能打动他们。在语文德育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孩子亲情般的爱,注意情感的流露,让他们主动接受教育,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讲解《穷人》一课时,如果教师一直用冷漠的语气来解读课文,那么不论如何述说“桑娜”作为一个母亲的博爱及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学生都不会信服,更不用说借助课文内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了。如果教师能把文中的感情给学生演绎出来,让学生亲身感受那样的意境,教学效果又会大大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情感,把学生带入文本,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体验课文的真正内涵。

四、树立良好的道德标杆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超乎人的想象,小学生亦是如此,如果身边有一个好的学习榜样,那么德育教育必定事半功倍,这就涉及到了榜样的力量。人们常说“为人师表”,教师就是学生身边的一个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一位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带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的过程得到学生的尊敬。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将自己作为正面榜样,以其正直、生动的形象去教育、渲染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道德标杆。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优秀榜样的作用,同龄人的示范作用更具说服力。

五、结语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既是一个人拥有健全人格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四点关于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看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认知、教材内涵及教师人格魅力三者和谐统一,真正发挥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为学生实现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榜样内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 04:49:54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10期)2009-10-30 05: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