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平
(四川省越西县丁山乡中心校, 四川 越西 616650)
现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繁荣富强,居世界之首,国民经济日益增强,人民幸福安康,但在这大好形势下,流露出一个全社会必须关注、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凉山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尤为突出,当前整个社会必须行动起来,尽全力做好该项工作,否则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的人文素质将不堪设想,我是一名一线工作了三十八年的山区乡村教师,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尤为担心,为了他们的将来、祖国的未来,经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现就如何做好凉山少数民族(彝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点看法、做法供教师、社会、家庭、父母参考。要做好凉山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找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把该项工作做好、做具体、做扎实,留儿童的教育工作就会明显好转、成绩突出,从而达到了解除社会、学校、父母、亲属对下一代的担忧。
凉山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凉山地区经济落后,因此,一是极大多数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只顾挣钱,忽视了子女每天生活的必须品、生活知识、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凉山地区少数民族知识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有很多人完全不知法、不懂法、故而走向了违法乱纪的道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长期被监,失去自由,每天无法看管子女,因而子女生活无着落;三是父母因吸毒、犯罪死亡、意外死亡、离异较多,相应也造成子女生活无定所,吃穿无依靠,据我校统计,我校338人,而生活完全无依靠、失依的儿童就有32人,全县、全凉山州、整个大西南就更多了,他们整天在校混一会儿,有时连校都不进,就成群结队地在街上,野外等到处游逛、逗留,饿了捡垃圾卖了买点劣等食品充饥,甚至捡垃圾里混杂的遗弃食品吃,老师们也给过他们吃的,但不是长法。不管吹风雨打、天寒地冻,晚上无住处就在街头、屋檐下、野外到处随意就睡,使人痛心、担心。这三种类型的留守儿童整日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更谈不上什么营养好、长得壮、长期下去,身体素质日益下降,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为此父母、亲属不管干什么都必须先把子女的生活关照好,使他们每天有饱饭吃、好衣穿、暖床睡,才做其他的事,家庭必须以子女为重,一切为孩子,全家为孩子。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失去平衡、稳定、依靠,因而他们的心理上也受到严重创伤,因为亲情的缺失,凉山儿童他们缺少情感、关怀、倾诉,渴求他人帮助,与外界接触太少,很多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冷漠、孤僻,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思想道德上他们由于缺少或失去家庭随时随地的教育,缺乏道德准则的约束,许多留守儿童恶陋习多,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行为出现了严重偏差,有偷、打、抢的违法乱纪行为,走上了犯罪道路。他们在学习上,由于家务事多,甚至有的儿童随意性强,想去学校就去,不去就算了,到处游耍,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任务不完成,把老师说的话当成耳边风,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逃学辍学增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形成了他们根本不学,教师无法教的严重教育教学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亲人不在他们身边,有的父母多年不知道子女在哪里,子女也不知道父母在何处,经常受到他人的欺负、责骂、欧打,还出现了大欺小、强欺弱,甚至导致死亡的恶性案件,加之留守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差,应对自然环境、交通安全等各种知识的缺乏。出现了不少安全隐患及事故,使他们的人身受到影响,有时他们担惊受怕、坐立不安、睡不稳,须给他们构建一个稳定、平安的生活空间。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整个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从他们的生活上、心理上、道德和学习、安全上把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要让他们的生活上有依靠、有着落、安全有保障,使他们心理得到健康成长、道德品行高尚、学习天天向上,否则留守儿童的教育就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安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将来,无论是国家、机关单位、家庭成员都必须协调合理、相互协力、科学处理,构筑一个面向全凉山、大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完美的服务教育体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将来高素质的人文人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更多更大的贡献。